接下来的半个月,拍摄根据剧本进度有条不紊的往下进行。
在学校开始启动新一届新生的艺考面试流程后,副院长高方国带着实验厂的一个小考察团过来蹲了两天,考察团是看着李南池这个大一新生,将整个剧组玩得如指臂使。
整个剧组运转的时候,考察团就看在眼里,一个新生肩挑了剧组的导演、编剧、武指,呼!
而且,他们看到了这个年轻剧组导演风格的不同之处。
李南池的讲戏非常的细,包括该做什么肢体动作和露出什么样的表情都细致的说出来,整个片场只以他的意志为转移。
这种风格固然抑制了演员表演的主动创造性,可眼前都是大一的新生,缺少荧幕经验,更没拍过抗战戏,这种方式无疑节省了拍摄时长,而这些学生也积累了此类抗战剧的演绎经验。
调教演员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就是这种直接指出的方式;另一种则是导演感觉到不对,却不直接指出演员哪里有问题,而是把一场戏反复多拍几遍,让演员自己去悟,每次的重拍会让演员自己去反思,究竟是哪里差点意思。
说起对演员的成长,这第二种让演员自己开悟的方式自然会不断提升演员表演的灵性,可那也得剧组资金充沛才玩得起。
至于这第一种直接点拨的方式,对导演本身的素养就高了,导演必须能把脑中所想,用语言和肢体清楚的表达出来,而导演自己所想的东西直接就决定了电影本身的成败。
越看越心惊,考察团看着监视器后面、那个拿着喇叭不断指挥剧组按照自己意志运转的年轻人,不禁在想自己在他这个年龄的时候,是在做什么?
两天后,高副院长带着实验厂考察团脸色复杂又感慨的离开了,同时将辅导员朱嘉琪留了下来照应学生。看了已经拍摄完的片段,双方的发行合作已经成了定局。
两天的院里考察也没有停止剧组拍摄的脚步:黄村鬼子据点主力出动,用被捕的赵家庄群众开路,剧组火焰顾问王宁饰演的主力部队出场,赵家庄民兵武装配合主力部队攻打黄村。
这是整部片子最后的高潮,黄村鬼子将因为此战而走向覆灭,整部片子也将在此结束。
将所有群演进攻的大场面戏拍完之后,剩下的就只有大场面戏中的人物戏。
坐在监视器前,新的一天,拿着小喇叭的李南池给剧组打气的说道,“春天就要来了,咱们这部片子的拍摄也接近了尾声,大家一鼓作气到底。石大爷和龟田准备好了没?”
“准备好了,俺的关公大刀已擦得明晃照人。”
石大爷手握一把没开刃的关公大刀,在阳光下都明晃晃的。
韩家乐饰演鬼田则是手持一把指挥刀,鼻子下面粘贴着指甲盖大小的胡子,黄色军帽的两片招风耳随风鼓荡。
拿着小喇叭的李南池说,“要做的动作就是我昨天说的,咱们不是拍武侠片,不用花里胡哨,不用飞檐走壁。看过戏台上舞刀弄棒的都知道,把式大于实际。再强调一下动作要领:
大刀对指挥刀先互相空中一砍,然后刀锋相交在空中保持住,身体面对面同时转动,两人的位置转个交替之后,石大爷你转刀下劈要快要果断,脸上表情要保持住,现在准备开拍!”
......
“好,准备下一场,中野骑马涉水逃离战场。”
剧组转场到一处平地到低洼处,远处就是一条河流,通过水泵,河水源源不断注入到低洼地,直到一指深时为止。
钢轨铺设的摄像机轨道架子横跨整个水塘,这是用于拍中野骑马的近景时用的。而摄像机轨道的旁边不远处,同样有一个可供轮车往前推进的钢制轨道。
寝室的老六刘裕饰演中野,他不会骑马,只有通过这种现场模拟、后期处理的方式来实现了。
说起来,李南池对这个寝室里排行末尾、长得眉眼清冽的老六刘裕,充满了反转的期待。原本一张禁欲脸,没曾想演起中野这个鬼子来,跟平时的反转那么大,那些平时自己闷在寝室观影琢磨的演技确实不错。
李南池可以打包票的说,要是以后他再去演偶像剧,他的粉丝肯定认不出是同一个人。对他而言,参演《地雷战》,获得上大荧幕的机会倒是其次,拓宽了他往后的戏路才是真的。
“各组准备,走!”
蓄电池驱动的轮车往前飞驰,刘裕做出策马奔腾的架势,左手持缰,右手随着身体起伏不定。在他的右侧,镜头对着他一同往前运动......
一段策马扬鞭的跑路戏就此完成。
拍完这一场,剩下的镜头已经所剩无几。
刘裕饰演的中野沿着土路跌跌撞撞往黄村据点逃命,一路来到巨大的石雷和新设的镇妖石旁边。
通过错位拍摄的方式,镇妖石三个字率先映入镜头。
刘裕一路跌跌撞撞的手浮在镇妖石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