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为十恶不赦?
一谋反。
二谋大逆。
三谋叛。
四恶逆。
五不道。
六大不敬。
七不孝。
不睦。
九不义。
十内乱。
其来源于汉朝的律法,一直到了北齐后,又修正了律法,成了十恶。
而随着隋佛教的兴起,十恶又进行了改进,成了上述的十恶,
随着李世民的话一落。
殿中的众文官们纷纷劝阻了起来。
而此刻,那长孙无忌也是忧心忡忡的站了出来,“圣上,崔誉虽说是主谋之人,但这斩刑是不是太过了?况且,圣上你也有言说要把斩刑从我唐国律法中剥离。”
“齐国公,你这话就说的不对了。窜通贼人,绑架宗亲,难道还不该判斩刑吗?依我唐国律法而定,崔誉不止要判斩刑,其家人更是要流放三千里,齐国公你不会是想包庇那崔誉吧?”正当长孙无忌谏言后,少有在朝堂上说过话的河间郡王李孝恭,却是立马站了出来反驳道。
长孙无忌见李孝恭站了出来,知道这位只参加大朝议,又从不多事的河间郡王出言,顿时心中担忧。
据他所知,崔誉的供词当中,那可是有着他的儿子长孙淹的。
甚至,连太子李承乾也都在供词之中。
只不过,魏征得了李世民的话,暂时放下此二人不审,只审那崔誉。
要不然,他长孙无忌也不至于此时站出来替那崔誉求情。
真要如李世民所判斩刑,自己儿子如真与那崔誉有所勾连,长孙淹不死也得掉一层皮,而且这皮估计会掉很厚。
正当长孙无忌欲再开口说话之际,一直不曾开口说话的房玄龄却也站了出来禀道:“圣上,崔誉犯下此等之罪,斩刑合当,但臣建议,其家人流放一千里。”
房玄龄的话,算是给在场的官员们提了一个醒了。
身为崔誉身后的大靠山,连这位都站出来说要判斩刑,别人再说,估计也是白话了。
况且,李世民平常诸事,也都会向房玄龄请教。
其真可谓是老成持重,其话语权不说不大。
不过,众人心中也在猜想着。
房玄龄为何会推崇李世民的判决。
可当细想之后,才知道。
房玄龄之所以如此说话,想堵住李孝恭的提议,好让那崔誉的家室不至于真的被流放三千里。
这说来,也是这文武重臣之间的默契条件一般。
流放一千里,这对于崔家一系家室来说,那必然会比那流放三千里要好过得多。
三千里,那基本都到唐国边境去了,而这千里之地,基本还处在唐国之内,有着他这位房相在,自然也是可以照顾其一二的。
李世民看了看房玄龄,又看了看长孙无忌,眼中闪动着一丝的狠光。
“退朝!!!”
一声退朝,算是把这件事情就此定下了。
待众官员离去之后。
一直愣在当场的李冲元,冒似还没反应过来,大睁着眼睛,望着来到自己跟前的几位兄长。
而此时,魏征却是走近李冲元,拍了拍李冲元的背部,小声的提示道:“你也不要太过纠结了,此事圣上也算是给了你一个交待了。至于其所牵连之人,过些时日,你必然是能见到其结局的,这是大家心中所认同的。”
说完话的魏征,随即叹了一声气离去。
“四弟,走吧,先回府。”李冲寂拍了拍李冲元,示意自己的四弟莫要再发愣了。
兄弟四人,回到本家后,老夫人连问都没有问。
朝堂上的事情,她不会多问。
哪怕关系到自己儿子的事情,老夫人也相信,在朝堂之上,肯定会给她一个交待的。
老夫人不问,但李冲寂却是向着老夫人禀明了情况。
老夫人细想之后,笑了笑向着李冲元道:“元儿,你也不要太担心了,魏郡公都如此说了,想来那崔誉背后肯定是有人的,至于是何人,再等些天,也该知道了。”
“阿娘,我前段时间见到过魏郡公,也问过了这事,可他一直也不说话,非说让我等,可这一等吧,就等到今天这样的一个结果。”李冲元并不知道,崔誉背后有谁。
而李冲元更是想通过那崔誉,来打击房玄龄。
只是可惜,此事基本是不可能的。
李诏交给圣上的那份册子,那可是自己重新抄写过的。
其中,房玄龄的名字,以及朝中的重臣,基本都被他自己给摘去了。
这也怪自己当时还想着留后手,可这后手留着冒似已经无用了。
时过几天之后。
正在当值的李冲寂却是着急忙慌的回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