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差不多,到初四之后去城里就不叫赶年了,非赶集日去的话叫去街上,赶集日(间隔五天一次)去城里叫赶集或者赶场,当地一般叫赶场。
赶年一般比较纯粹,不像赶场主要目的是去城里上做交易,而赶年主要是去吃喝玩乐,去享受的。
一大早的,陈默还没起床,门外就来了一群走家串户拜年的半大小孩,嘴里还念念有词:“拜年拜年,不送粑粑就送钱!”
走到谁家,谁家就得开门迎接,但大多数人家都习惯送些糖果,粑粑和那种大个大个的鞭炮,送钱的很少,就算有送钱的基本都只送给一块两块,不像有的地方,最少都给十块八块的。
陈默赶忙爬起来,一群小孩看到陈默出来,齐声喊道:“小默哥,我们来你家拜年了,祝你新年快乐!”
一共来了九个小孩,有两个说话奶声奶气的,听起来有些搞笑。
“谢谢!谢谢大家!”
“哥哥也祝大家新年快乐!”
“哥哥,我爸爸说你昨天打牌赢了好多钱,我们给你拜年有红包吗?”
陈默一愣,哈哈笑道:“有有有,所有人都有,一个个来,都排好队了!”
陈默回房间拿了一叠钱出来,还好昨晚打牌赢了好多一块五块的零钱,为了看起来更壮观,陈默全部发一块一块的,每个人发十张。
小孩子们看到给了这么多张钱,一个个都乐得不行,但就在孩子们举着手里的钱争相着表示自己也有的时候,突然传来一道不怎么合群的声音。
只听着其中一个三四岁的小女孩嘟囔着说“介个补细红包,红包细红色的,我要红色的红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