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三章 离别  三国工程师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合着你还觉得便宜了?

卫臻有些傻眼的看着蔡珟。

“世兄,珟儿说得对,如此作价已经十分便宜了。除了洛阳士人和太学生,一套《熹平石经》的成本无论实在那里都远远高过五緡,就是在洛阳,抄书所需要的竹简怕也花费不菲。”

蔡琰支持自己的妹妹,同样觉得自己的定价十分合理。

五枚竹片一钱,五车竹片四千钱左右,加上制作、抄写、编连,怕是得上万钱,若是再运往异地,哪怕就是最近的临县,怕也要数千钱,再远点花费就要以万钱来计量了。这还不算书籍作为稀罕物的价格浮动。

好吧,心下计算一番的卫臻,爽快承认自己因为后世便宜的书籍形成了错误的认识,蔡琰的定价还真是合情合理合适,接下来就要看她的推销手段了。毕竟君子不言利虽说在汉代还不流行,将书籍发卖总是有些有辱斯文的,更何况她还是个女儿身,汉代就是再女权,相对男子还是有些不便的。

东汉末年,气候已进入小冰河时期,入了十一月,天气已经冷得让人打颤,吃火锅正当其时。

蔡家自然有做火锅的熏,几个人跪坐一圈,围着古董熏,涮着青菜豆腐和羊肉,吃得不亦乐乎。

“臻儿,快到岁末了,汝是不是要归家祭祖?”

吃饱喝足,几人就在屋里斜倚着矮榻,有一搭没一搭的闲聊,聊聊年初韩遂、马腾造反的事情;九月份渔阳人张纯与同郡张举及乌桓大人丘力居等连盟,劫掠蓟中,杀校尉、太守,称天子,闹幽、冀二州的事情;还有前段时间被孙坚剿灭的长沙人区星起义的事情。聊来聊去,几人才发现大汉居然四处烽火,反贼遍地。偏偏当今天子仍是不知收敛,继续着他的发财大业,听说关内侯的爵位他老人家都准备年末拿出来出售了。

国运多舛,偏偏天子又是个不振作的,就连蔡邕这样的大汉忠臣都对大汉表示谨慎不看好了,聊来聊去孰无味道。

说起年末,卫臻在蔡府也呆了半年多了,眼下已经进入十一月,转眼就要到年末,归家祭祖肯定是要的。蔡邕的问题自然得到的是切实的回答。

“臻儿,汝虽不好读书,却是个有本事的,如今正逢乱世,可要把持自己,正身诚意,莫要像韩文约那般走上歧路!”

卫臻归乡祭祖,自是一去不回,他能力方面蔡邕不担心,唯一担心的就是心性跳脱,向来不是很守礼的卫臻会不会在乱世中走上歪路。

“弟子省得,归家之后,定谨记先生之言,时时警醒自身。”

警醒自身,不走歪路是不可能的,到以后军阀割据,谁他娘的愿意跟着日薄西山的大汉朝廷一路走到黑?就是眼前告诫自己的蔡邕不也在董卓的淫威下屈服了?话说老蔡这一把年纪的,还有心口不一的小毛病也是够了。

前段时间,卫臻见蔡琰每天为油墨忙活半天,跪坐的辛苦不已,便让木匠给她打制了一套专门实验用的高脚桌椅,被蔡邕见了,便说这不合礼仪,有失体统,回头却私下让木匠也给他打制了一副,毕竟老蔡每日闷在书房里作字典,跪坐半天实在是常事,老胳膊老腿的吃不消也是正常!嘴上说不要,身体很老实也是没办法……。

卫臻也知道蔡邕为什么说高脚桌椅不合礼仪,这时期虽然有了裤子,却大多是没裆的,也就是绔。

说解文字里介绍过“绔,胫衣也。”

就是说绔实际上是一种套在腿上的套裤,或者更准确的说,是套腿或者腿套,仅套在小腿上,大腿和裆部都没有遮拦。

在这样的装束下,冬日里还好,夏天时下裳稍微短一些,坐高脚椅子很容易走光。为什么坐箕在这时候是很失礼的行为,孟子因为老婆坐箕就嚷嚷着离婚,不就是因为走光嘛。

还有另一种带裆的绔,冬天穿的比较多,形状也接近于现代裤子形状,但裤裆部位也是彻底大开口,连封裤裆开口的布带都没有。这种绔的作用是用来御寒。《太平御览》引《列士传》:“冯譞经冬无绔。面有饥色”,又《高士传》“孙略冬日见贫士,脱绔遗之”都可作证。

有裆的裤子也有,叫裈,《释名·释衣服》:“裈,贯也,贯两脚,上系腰中也。”

此外有一种裈,类似后世的短裤衩,形似犊鼻,就是所谓的犊鼻裈了,穿来便于劳动操作。《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身自著犊鼻裈”来洗涤食具。

裈这种衣物,世家大族一般是不穿的。也就司马相如那种出身不高的士人或者习武的武将为了方便又遮羞,穿得比较多。

尤其是武将,毕竟骑马时让裆下那坨和马背坦诚相见的刺激,正常人估计干不出来。

至于黔首百姓,就不讲究这个了,直接光屁股的居多。

当然,古人不是脑子有坑,有裤子不穿,非要大冬天的穿开裆裤,来个风吹鸡鸡凉,实在是条件所限。

这时候又没有橡胶材料,造不出松紧带,腰带都是绳子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