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一章 沙漠之舟 罗布荒漠最后的守望精灵  从犬父到虎父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是我们人生第一次在这种远离人烟的荒漠无人区露营,虽然以前我们有过在海边,在湖边,在山顶扎帐露营的经历,但也还都算是比较安全,而这种地方,这里毕竟是久负盛名的死亡之海,一直是中国人心中一片神秘的无人之地,这里有过太多的求解之迷。太阳一落山,到了夜里,大风吹过雅丹群缝隙吹打在我们帐篷上造成的诡异声音直听得人有点毛骨悚然的感觉,豆豆毕竟还只是个孩子,在双人帐中靠得我很紧,挤得我也难以入睡,后来实在是无法安心入睡,我们只得拆了帐篷进入到车里去睡,进到车里反倒是安心了很多,毕竟锁好车门,一个大铁壳子包裹着我们,即使是万一遇到出来觅食的野狼什么的也不用太过担心(虽然这种可能性也极低),我们还可以直接开着车就逃。

我和豆豆就这样在车上凑合了一晚上,进入罗布泊的第三天。清晨,明明天已经白晃晃的了,可太阳却迟迟不肯出来。今天罗布泊的日出比较乏味,天空中竟然连一丝云都看不见,看不到我们想象中壮丽的朝霞,而且太阳出的时间很是短暂,太阳就像是例行公事,一下子从地平线上就这么窜了出来。

我们昨天转到车上休息时已经收拾好了东西,我们起来后漱口,用湿毛巾抹了把脸,早上的罗布泊稍有些寒意。我们就在昨天晚上的篝火堆上再生把火,顺便热一热馕饼子,作为我们的早餐。收拾完后我把我们使用过的垃圾点了把火就地焚烧后掩埋,在这种地方,我们尽量不留下一点人类的垃圾。

今天我们的主要目的地是古墓沟,位于孔雀河下游北岸的一片沙丘上。古墓沟是距今约3800年前罗布泊地区土著罗布人的公共墓地,它之所以著名,其特殊的意义在于它的发现,将楼兰古国的文明史向前推进了2000年。

土壤的严重沙化和盐碱化使得一路上两种土质的路面交替出现,在盐壳路面上车辆只是颠簸难行,但是不会陷车。而沙子路就不同了,稍不注意就会陷车,第一天进入无人区陷车的经历使得我在驾车过程中仍然得十分的小心。接着又走了两个多小时,这时路边开始出现零星的骆驼刺和红柳根,这使得豆豆又开始有点小兴奋,毕竟这些植物也算是这片荒漠中为数不多仅存生机。

路上也慢慢开始出现雅丹地貌。我们已经到了孔雀河下流的雅丹群,罗布泊范围内共有四个雅丹群,这里是其中最大的一个雅丹。再往前走一段,遥望远处的方向,竟然出现一片古老的胡杨林,更远的地方则是一大片的红柳包。在这举目四顾一片土黄色的地方,竟然出现了一抹绿色,虽然整体面积并不太大,但感觉象是看到了沙漠绿州,让我们的心中生出一片温暖。

大约是接近中午时分,我们到达了今天的目的地:太阳墓。根据考古家的发现,这座神秘的太阳墓在罗布泊发现已有3800年之久。但是太阳墓的真正用途还不清楚。

经过仔细的观察,太阳墓的地表有7层胡杨木桩圈围的椭圆,木桩由内而外粗细有序,最里一层的木桩直径仅二三厘米,而最外一层却粗达十余厘米。7层木桩外又有呈辐射状向四面散射开去的立木,立木直径最粗可达三十多厘米。整座墓,如一轮光芒四射的太阳。太阳墓穴表面奇特壮观。它们并不是杂乱无章的排列,而是在墓地中如祭坛般的布置得井然有序,据我查阅相关资料,考古学家发现,墓中央所埋葬的全部为男性。至今为止也并没有在其它地区发现过相同形式的墓葬。

为什么形似太阳?为什么埋葬的全是男性?

太阳墓是古代罗布泊原居发人当中的贵族所埋葬的地方也是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很奇怪的是,虽然墓葬形制特殊,但随葬文物却寥寥无几,主要随葬品只是一些木雕人像、齿形物件、骨锥、骨珠等,这又跟古代时贵族的身份所不相吻合。太阳墓的谜团很多,但留给我们破解的线索却少的可怜,也许,这又要成为永远的一个谜。

我和豆豆两人孤零零站在这远离人类文明的荒无人烟的戈壁,看着眼前裸露在地表的神秘墓葬群,恍惚间似乎让人有一种穿越现时时代和空间的感觉。

然而更加让我们遗憾的是,太阳墓被盗挖的实在是比较厉害,甚至原本大部分的树桩都被连根拔了出来。很多寺方甚至已经看不到完整的太阳放射的形状了。只有这些裸露在外的木头,在默默地诉说着历史的痕迹,让人不胜唏嘘,而它们可都是历经了3800多年前的木头。

我和豆豆正对着这片神秘而又荒凉的太阳墓遗址发着呆,突然豆豆指着前方喊到,爸爸快看,那是什么?有一个小黑点在移动,象是一只活着的动物。

我顺着他手指向的方向望去,在离我们大概600米以外的地方,出现一只灰黄色的动物,而且正在缓慢的移动着,这也是我们在离开罗中镇以来,除了人以外,头一次看到活着的生物,这也让我感到分外惊奇,我们也再顾不得眼前的太阳墓,因为太阳墓是死的,在这已经三千多年了,而我们眼前出现的,是罗布泊区域难得一见的生物,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