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八章 大胆的尝试和挑战,计划单车穿越罗布泊  从犬父到虎父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对于很多男孩子,13岁时进入初中这个阶段,这对于他们来说意味着人生成长过程中的又一道重要转折点和分水岭,此时他们面对着人生第三次环境的大改变,也意味着从一个儿童正式步入到青少年的初期,孩子第一次生活环境的改变是脱离父母的怀抱进到入幼儿园开始,这是他们人生中的第一次参与集体社群生活,这个时期他们的吃喝拉撒睡等事情依然绝大部分时间是被大人照顾着的。然后从六到七岁过渡到小学,这时是从幼儿的启蒙阶段进入到儿童成长阶段,意味着他们开始学会接受自已学生的这一社会角色和人生定位,并开始承担起对应的学习责任,人生的成长就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加大难度的过程,在一个环境中你刚刚开始适应了,命运就会推动着你往前行,去接受新的环境,新的境遇,新的挑战和新的磨难。

而很多的家长认为,13岁的孩子,特别是男孩子,一旦进入到初中,也就意味着判逆期的开始,从这个时期开始,孩子开始形成自已的社会观和人生价值观,同时他们也会形成自已的社交圈,他们开始有自已越来越多的心事和秘密,也不再愿意更多的和自已的父母交流和沟通,很多家庭在这个时候开始和自已的孩子产生代沟,但其实很多家长在这个时候并没有意识到自已身上的问题,绝大多数人还是在用过往的观念和要求在考量自已的孩子,孩子慢慢长大了,孩子变了,总是觉得问题都是在孩子身上,总是在向外求去要求或是不停的想办法让自已的孩子去改变,一旦这样做了,就意味着前行的方向就完全搞错了,结果只会和孩子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

这时有很多身边的朋友都很羡慕我,觉得我教育孩子的方式很好,我的孩子在这两年里改变和进步得飞快,五年级到六年级这两年里,豆豆的学习成绩一路飙升,从一开始整个班级的中等甚至偶尔要垫垫底的一个成绩很不起眼,表现很不起眼的普通小学生,突然之间就变成了一个品学兼优的三好学生,学习成绩稳稳的名列全年级前三名,除了文化课,体育成绩上无论是跑步,跳高或是跳远,在他们学校的整个全年级孩子中更是排名第一无人能及。

有时开家长会或是在豆豆班级的家长群里有些家长总是让我给他们分享一下我的教育方法,我每次都是很无奈的应付一下,因为前面的经验告诉我,如果我告诉他们实话没有几个人会相信,甚至以为我很自私的收着藏着不告诉他们我真正的教育孩子好的方法,可这世界的真相往往就是这样,真正的真相往往就是最简单的道理,可越是最简单的道理却极少有人能做得到,真相其实一直就在我们面前,我们绝大多数人却都对此视而不见,还是一直不断的向外索求更多的好方法。

我所谓的对于孩子最好的教育方法就是不去教育和要求他,只要不断去修炼自已和提升自已,而此时我发现孩子之前身上出现的所有问题其实都是照见我自身的问题,他之前一直反复出现的如做事拖拉,专注度不够、做事情三分钟热度,粗心大意,抗拒吃苦的这些毛病,没有一样是我身上所不具备的。

当我把关注点放回到自已身上,发现他的问题时就一一参照自身,再去不断修正自身所一直存在的这些问题,当我终有一天搞明白了中国心学家王阳明的知行合一这四个字,我就找到了解决所有问题的办法。

那就是当我发现做什么对我有好处,我就马上列计划并开始直接行动起来,在行动的过程中还可以不断修证和完善,但绝不会轻易放弃,发现做什么对我有好处的这个发现并不是通过大脑思考的发现,而是内心深处的感觉和一种触动。比如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我们每个人都知道早睡早起,早上跑步锻炼身体对自身有好处,但知道归知道,绝大部分人却做不到,这就不是知行合一而是知行不合一。

再比如说我们都知道吸烟有害健康,但绝大部分抽烟的人会给自已找出各种各样的理由和借口继续抽烟,这同样也是将知行分开了,抽烟的人内心里其实是知道抽烟是不好的,我自已就是从十三四岁初中缀学后进入到社会开始学会抽烟,积累了三十多年的烟龄,这期间我内心里也生出过太多次戒烟的念头,但最终都以失败告终,我一直就是处于知道是一回事,而做到又是一回事的知行分离的状态中。

当真正进入到知行合一的状态,就是去无条件相信自已内在的觉知和触动,不需要再去过多的用头脑思考,一旦知道后马上去做去执行,这中间的全部过程从信念上没有丝毫的怀疑,从行动上也没有半点的迟疑,直至达成目标,或进入人生下一个修炼的课题。

我在经历过了两年人生的最低谷后决定真正的从自身内心的谷底爬起来,我明白了我身上所有的问题根源所在,我明白了让我的人生彻底发生改变的方法,那就是知行合一,我意识里要早起锻炼身体,从第二天起每天5点钟起床出去跑步,一跑就是一个小时十几公里,不论刮风下雨,或者寒暑交替,中间不给自已任何放弃的借口和理由,直到一坚持下来到现在就是好几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