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没有看到。
也许是为了造势,也许是整个轮滑行业,当时是真的是达到了一个顶点。
在金马旱冰的士高俱乐部开业后的不久,齐齐哈尔市体委群体科,找到了当时的老板戚姐,商讨举办齐齐哈尔市首届金马杯旱冰大奖赛事宜。
戚姐的男朋友,据说是一个很有能力的男人,在社会各界都有人脉支持。
在他的大力宣传之下,华丰家电的老板,全程赞助了所有的大奖赛奖品。
在报纸电台电视台的连篇累牍地免费报道之下,这一次的大奖赛,宣传的几乎是妇孺皆知!
面对如此热闹的大环境,我的心里确是异常的平静。
不是我高冷,而是我看透了戚哥的作风。
对于戚姐的拉拢,我也是敷衍了事,不再特别上心地为其出谋划策。
我的大专学的专业是装潢系,其中的广告宣传策划,是我们的学习的最后一个科目。
对于这一次的首届旱冰大赛,戚姐唯一的短板就是,参赛的人员太少。
如果是我参与策划,我绝对会把不同年龄段的,不同水准的参赛者合理安排。
而不是像纯业余性质的凡是报名即可参赛!
这样的参赛选手,没有经过淘汰赛选拔,是极其不正规的。
打个比方说,你只需要会滑旱冰,就可以报名参加比赛!如果只有三个人参赛,那么,这三个人,就会自动成为冠亚季军!
因此,没有一套详尽的参赛流程,就是这一次大奖赛的最大短板。
虽然我没有正式地参加过任何体育比赛,但是对于花样冰刀的规则和比赛方式,还是比较了解的。
每个国家都有不同的运动员选拔方式。
基础的赛事,是最直接的方式。
以美国为例,参加奥运会的很多选手,都不是专业的体育人。
八成的参赛者,都是由个人爱好起步。
如果你有真正出色的能力,在某一个项目里面自认为比较优秀。
在学校期间,就可以参加校办的运动会。
取得一定的名次之后,上一级,报名参加类似于一个区的运动会。
然后是市级,州级,全国级依次类推。
一般都是取前三到六的名次,继续上行。
当你获得了全国的赛事晋级名次条件后,就可以直接参加世界级的各项赛事。
很清晰,很合理的运动型人才选拔机制。
而在我所知道的,我接触的国内很多赛事,大部分都是体校专业运动员参赛。
体育人才,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在就业上占有更多的优势。
曾经有很多因为学习不好的孩子,被家长送去体校,其目的只是为了将来可以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
这些所谓的体育人才,在最初一开始,就被离了基本的体育精神。
成了某些曲线就业的手段。
还是拿最简单的花样冰刀的为例子,女孩子学习初级冰刀的最佳年龄是七岁,男孩子学习花样冰刀的年龄是九岁。
我认识的一个母亲的同事,王阿姨家的姑娘就是四岁开始学舞蹈,七岁开始练习花样冰刀的。
在她家孩子从市级比赛获得前三之后,本应该直接可以参加省级的花样冰刀赛事,结果,在比赛的前期准备时候,就被她教练家的孩子顶替掉了参赛名额!
诸如此类,种种不合理的赛事机制,我们不在此评说。
很多新闻报道过,前奥运冠军在退役后,在澡堂子搓澡!
这就是所谓专业运动员的多数写照,当你年老体衰,所有的年轻时候的努力,和所获得的荣誉,在生存面前,一文不值!
真正的体育机制,应该是展我所长,万类霜天竞自由式的合理选拔机制。
一九八八年我在齐齐哈尔第四中学毕业,从小酷爱足球的我,无数次地梦想着长大以后会成为一个运动员。
从初一开始,体能训练长跑,每天清晨的场地带球训练都是自发的。
后期参加了四中校队,我是后卫。
还没等我全身心投入足球运动,母亲对我说,足球,玩玩就行了,你看看那些足球明星,哪一个是高个子?!马拉多纳,一米六!
母亲用很好的例子,完美地打消了我的足球梦。
后来,在我生日的那一天,某一年的五月十九日,最著名的黑色星期五,足球运动彻底在我的生命里消失!
那一天,是中国足球的耻辱日,我不想再提。
打那以后,国内的足球联赛,我一场都没看过!
假哨,假球,赌球横行泛滥的年代,那也是体育人的耻辱!
书归正传,齐市哈尔市首届金马杯旱冰大奖赛开始进入报名程序。
来自社会各界的轮滑运动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