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七节 牢狱之灾  明年四十岁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派给他做,这段时间也让他找找新工作吧。”老婆说:“他也认识到错误了,晚上回来也是哭的一塌糊涂,我看的都心疼。你就再给他一次机会吧。”一凡在电话里面始终沉默着没有开口。老婆叹了一口气,将电话挂断了。

一凡心里想着阮律师那边,钱也人家没有要,但是人情债是欠下来了。于是改天约了阮律师,出来一起吃一个韩餐。一凡,阮律师还有阿茹三个人一起,是阮律师找的地方,说这个小店的老板他比较熟悉,阮律师点了一个韩式烧烤的套餐,边吃边聊。

阮律师其实这段时间,也是一直在做中国人生意,手下还有一个会中文的翻译,今天因为到客户那边了,下一次带过来一起认识认识。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已经往这边转移了,最最开始就是纺织业,这类对用工成本非常敏感的行业,前些年就往这边转移了,集中在海港那边。后来是因为韩国电子大客户的原因,和韩国电子企业,做配套的这些大公司,为了更好的响应客户,还有物流,用工等等。也有部分中国老板,在沅国设置了办事处,或者是分工厂。而且这些配套企业,他们也有相关的配套企业,所以整个链条都在看沅国的商业环境。最近一段时间因为国际大环境的变化,造就沅国更多的机会。特别是中国国内很多小公司,为了更好的税收政策,也到沅国来考察。这些企业过来,在法律和当地的税收政策上面,有很多需要咨询的业务,因此他们现在也是特别的忙。

说完一凡就开始和他把酒,干了起来,问道:“如果真的想避税的话,有没有可能啊?”阮律师说:“当然是有可能的,不过是需要两者进行比较,也是要权衡的。因为某个超级大国的号称老实人的总统,好几次在讲话里面,都已经明确的提到了沅国论占便宜,沅国最为恶劣,比中国还能占他们国家好处。此言一出,沅国本来就很紧的内部管理政策,就更加收紧了。如果想要享受比较好的关税,必须要弄到沅国当地的原产地证明,而这个证明有很多的条件。其中最让中国老板头疼的,就是原材料当地采购,大概意思就是你要生产一个产品,其中一定要多少比率原材料,必须要在沅国当地采购,而且这个比率关系还不低。”

一凡心想这个要求有点过分了,沅国除了韩国的超级大工厂带过来一定现代化的生产的血液之外,基本上没有自己的本土的工业基础。一凡这两天一直到五金店里面采购东西,发现扎带,橡皮筋好像都是中国商标。当然一个中等级别的国家,也不可能需要做完全最齐全百分百工业门类,人口,资源还有国土面积就在这边。就比如中国这样的大国,也经过了建国之后大几十年的吃苦耐劳,才成为了全世界唯一一个拥有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即便如此,高端的芯片,顶尖机床设备等等,有些还是需要进口部分。所以全球化已经这样的情况下,沅国这种情况的中等国家,自然有他们自己的生存之道,在大国博弈之中找到自己独特空间。

阮律师接着说:“你们中国人是最聪明的,老是想钻空子,比如:能不能把一些原材料先卖到沅国来,再从沅国人开的商店或者工厂里面,简单进行加工,洗白成政策要求的本地采购比率要求。我已经反反复复的和他们说过多少次,这个真的不行。把别人当傻瓜的,自己就是傻瓜,好像已经有好几个公司已经被发现了,而且被罚款的很惨。”

一凡说道:“不管在哪个国家,什么地方,一个成熟的商人,生意人,第一就是要遵守法律,要讲诚信,不然以后做事情,不管他多聪明都是小聪明。”阮律师挑大拇指夸道:“还是一凡的觉悟高,有大智慧。”一凡说:“哪里哪里,自己就是一个老实人,遇到手下一帮人出事情,还是要找各位帮助才能平息了。只有遵纪守法,诚信,真诚才能得到别人的信任,同时也能赢得别人的尊重。”

正说着话了,饭店的老板娘过来了。老板娘看上去和一凡差不多大,三十几岁的样子的。但是打扮的非常得体,不管是发型还是衣着,看上去就是皮肤保养的非常好,从头到脚都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气质。见到阮律师过来两个人打了招呼,阮律师介绍起来老板娘,和一凡互相交换了名片,一凡在这边一段时间,也能简单的看懂名片上的名字,其实就是汉语变成拉丁文字,稍微有点英文基础,还是能读出来的。一凡抬头说“阿芳?”老板娘点头“Yes”,律师也竖起大拇指“Yes”。

阿茹说道:“老板娘非常的厉害,不单单会沅国话,还会韩语,英语,最近正在学习中文,不过现在还在学习中,再过一个月就可以和一凡直接对话了。”然后老板娘阿芳举起酒杯说了一声“干杯”,走了一个。老板娘然后又带着一凡他们,到楼上去了一下,原来楼上还有一层,也是坐满满的全是人,楼上是可以抽烟的。老板娘非常会做生意,说道:“今天算她请客,不要客气。”一凡说:“不行第一次见面,不要客气了。”老板娘说:“以后要经常过来就行了,她和阮律师解释和姐弟一样的关系,阮律师的朋友就是她的朋友,希望他们经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