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仁基早几天前就已经到了来自太子李世民的封赏,自己官升一级、而郑敝现如今也被调任到洛阳为县令。
虽然只是换了一个地方当县令,但是两个地方的代表意义却不一样啊。
如此一来,郑仁基自然知道秦奕已经治好了太子妃娘娘,有了这一层关系,他郑家多少也算是进入到未来帝王的视野中。
唐朝的风气倒是比较开放,秦奕被郑仁基迎接进入雅堂之后,郑丽琬亲自带着下人,端着茶水还有糕点进来了。
“这次前来,是要多谢郑先生在蓝田县之恩,秦奕如今只身一人在这长安,也请郑先生以后多多照顾。”
郑仁基欢喜地回道:“小神医说的哪里话,如今小神医治好了太子妃娘娘的病,那便是太子身边的神医,以后,我们还需要小神医能够多多照顾。”
郑丽琬上完茶和糕点,也没有退出去的意思,反而是跪坐在秦奕对面的案桌后,案桌上也放着一点儿糕点和茶水。
“秦奕早年因读书入了魔,今朝顿悟,有心想要以自己所了解掌握的医术来救死扶伤,所以前几日便禀明殿下,想要在长安建立一座非常大的医馆,打造成为大唐天下第一大医馆。如今这座大医馆,已经由长孙相公亲任司监,开始建造。”
既然是要多多照顾,秦奕自然也抛出来一个消息。
他不知道这个消息到底对郑家有没有用,但是最起码,这是属于太子李世民身边的第一手消息。
郑仁基听了之后,也是大为疑惑,还有一些不解,因为他不知道,何为天下第一大医馆,再加上,这个消息,对于郑家而言,到底有什么作用。
在郑家,最聪明莫过于自己的小女郑丽琬了。
所以郑仁基不懂,直接看向了一旁的郑丽琬。
郑丽琬点头,对秦奕问道:“敢问小神医,何为大医馆?”
秦奕当下再一次把自己的理念说了一通,反正这件事情也不算是什么机密,也不是非要等到建好了之后再昭告天下。
郑仁基和郑丽琬听完秦奕的话,也和当初李世民等人一样,一时间有一些无法接受。
术业专攻、分科看病、住院治疗、以有钱人惠及贫苦者,这座大医馆如果真的能够建起来,说不得还真的能够成为天下第一大医馆。
郑仁基当即抱拳施礼,说道:“小神医心怀天下黎明百姓,郑某佩服!”
就连郑丽琬,看着秦奕的神色,多少也有一些不同了,小小年纪便有如此胸怀和抱负,当真是为大丈夫也。
秦奕有些谦虚地说道:“秦某不过是做了自己该做的事情罢了,作为一个医者,本应该为天下遭受疾病折磨的病患而分忧,救死扶伤、治病救人,本就是我们这些医者应该做的。”
郑丽琬夸赞道:“小神医之心赤诚重情,实乃君子之风范也。”
接着又问道:“不知道这大医馆的建造,我们可否出一份力?即为天下第一大医馆,又可以让所有病者都能够得到治疗,如此乃是社稷之福,乃是天下黎民之福,郑家虽小家小业,却也愿意出一份力。”
秦奕自然是觉得建造这样一座大医馆,对于李世民来说,似乎并不是一件难事吧?
毕竟李世民现在也算是大唐的皇帝,想要地,谁敢不给,整个天下都是他的,想要人,这大唐贫苦者多了去了。
至于钱财,应该也不成问题。
毕竟建造几座两层阁楼的大医馆,又能需要多少钱财?
李世民乃是大唐未来的皇帝,手中多少应该还是有一些钱财,就算是没有那么多,他已经有了实权,应该可以筹集到。
然而,事实却是,李世民还真的没有什么办法能够筹集到这么多的钱财。
如果北方的突厥大军,现在没有南下攻打大唐边境,或许他还有办法,但是现在刚刚经历玄武门之变,紧接着又是对战突厥。
这其中的消耗,已经让他现在有一些难以支撑了。
打仗,可是要花钱的!
没有军饷、没有粮草、没有奖励,谁愿意去卖命?
“此事,郑先生可以找长孙相公啊,殿下已经把此事全权交给了长孙相公,要在两个月之内完成,想来,现在应该已经开始动工了。”
秦奕只是把自己想象出来的大医馆的模型画出来,也就是图纸,之后的事情,他也不知道已经到了那一步。
因为长孙无忌拿着图纸就走了,到现在,也没有登门说,大医馆是否已经开工了,又或者是遇到了什么问题。
这些时日,秦奕连太子府都没有去。
自从太子妃清醒过来之后,也就无大碍,背部的伤口也已经结痂,再加上离开王府之前,两位真神医开了一副膳食疗养的方子,也就没有大碍,他也没有去太子府过。
每天出了练习五禽戏、引导术之外,还有一个便是练习毛笔字,还有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