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夜这会正发困,没想到房玄龄偏挑这时候面圣。
没办法,明君不好当啊。
秦夜只得打着哈欠,托着腮帮子,懒懒的道了声:“宣他进来吧。”
片刻后,房玄龄风尘仆仆的入殿。
“启禀陛下,万年县令急报,该县于昨日有大批蝗虫入境,正在疯狂啃食庄稼。
据推测,蝗虫数量至少百万只,数量还在不断增加,臣担心照此下去,蝗灾大有向整个关中蔓延的趋势。”
皇灾!
秦夜直起了身子,蓦的清醒了几分。
现下正是春末夏初时节,地里的庄稼长了大半截,就等着过夏之后收割。
这蝗虫一过,寸草不生,百姓颗粒无收,缴不了粮赋不说,还要官府拨粮救济。
若只是一县一乡的蝗灾,以大唐的国力自然不怕,但若整个关中都遭了蝗灾,那就后果不堪设想了。
特别是在这个突厥人正大举入侵,各路大军聚集关中,正需消耗粮草的关键时刻。
“摆驾,即刻前往万年县!”
秦夜也无心入睡,当晚便起了御驾离宫,直奔长安以南的万年县。
…
天明时分,御驾抵达了万年县。
县令闻讯,忙率一县官吏,望北门外迎接。
秦夜却不入县城,车驾直奔田间地头。
正午时,秦夜已站在了万顷良田前。
万年靠近长安,地势平坦,土地肥沃,又有渭水灌溉,乃是供应长安城的主要重要产粮区。
此刻,一眼望去,蝗虫遮天蔽日,犹如沙暴一般。
“这蝗虫数量,比万年县令报的还要多,形势有些不太妙啊。”
房玄龄眉头深锁,忧心忡忡的叹道。
秦夜喝道:“万年县令何在!”
“臣在!”
从县城一路赶来的县令马寻,气不接下气的赶了过来。
秦夜一指田间,喝问道:“蝗灾如此严重,你为何不组织人手灭蝗?”
马寻苦着脸道:“回禀陛下,臣已调动了所有的青壮力,竹杖驱赶,烟火熏驱,用尽了所有手段,蝗虫却越来越多,怎么都灭不完。”
秦夜举目望去,果然见田间里,不时的窜起星星点点的火光,那里当地人正在燃火驱蝗。
只是蝗虫太多,遮天蔽日,把火光人影都淹没,不仔细看竟识别不出。
“玄龄,就没有更好的办法灭蝗吗?”秦夜冷静下来问道。
房玄龄摇头叹道:“自古以来,蝗灾就是头等灾害,旱灾可以打井,洪灾还可以筑堤,唯有这蝗灾最难对付。”
随驾的众臣们,都摇头叹气,束手无策。
李秀宁脸色沉重,说道:“照这个势头,今年这场蝗势必会蔓延整个关中,夏粮绝收只怕难以避免,此番与突厥人之战,军粮是指望不关中了。”
民以食为天!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眼前这场蝗灾,后果有多严重,秦夜岂能不清楚。
他望着漫空蝗虫,眉头深锁,久久不语。
蓦的,他眼中闪过一道精光。
“传旨,即刻搭建一座祭台,朕要拜祭苍天,请天助朕灭蝗!”
这道圣旨一下,在场所有人都惊住。
天地鬼神之事,本就虚无缥缈,古往今来,从未曾有过记载,哪位帝王靠着祭天,灭掉了蝗灾。
这不像是李世民的风格啊.....
房玄龄等众臣,面面相视,狐疑困惑。
困惑归困惑,旨意下达,他们却不敢不执行。
万年县令即刻调集人手,在田边搭建了一座高台。
乡中正在灭蝗的百姓们,听说天子要祭天,都放弃了驱蝗,纷纷前来围观。
“这么多百姓看着,万一祭天失败,灭不了蝗灾,只怕会动摇你在百姓心中的神圣,你可要想清楚。”
李秀宁趁着附近无人时,小心提醒道。
秦夜不予以理会,在万众瞩目下,登了高台。
俯视四下,乌压压数万百姓,跪伏在高台四周,满怀希望的眼神,仰望着他这位天子。
虽然,他们并不知,他们这位天子是假冒的。
他们把所有人希望,却都寄托在了秦夜的身。
秦夜抬远望,蝗虫满天,成片成片的围着高台旋转,仿佛在向他示威一般。
秦夜眼中,闪过一丝不屑。
他深吸一口气,向着天一拱手。
“苍天在,若朕果真是受命于天,就请天显灵,为朕驱灭蝗灾,护我大唐万千子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