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出人意料。
作文的主题是文化,本来这个题目是比较好写的。
再不济,光课本上就有那么多古代现代的文豪,随便写点他们的生平事迹,就能写出一篇关于文化的文章。
大多数学生也是这么干的,什么屈原跳江,司马迁遭受宫刑,勾践卧薪尝胆,岳飞精忠报国……
老师看这种作文的时候最怕的是有学生搞出张冠李戴这种事情,不过也没办法,总有奇葩会这么干。
这不,连司马懿剁diao都能给你整出来,当时就把那个阅卷老师气得一佛出世二佛升天。
但关水的作文则更令人印象深刻。
王立饶有兴致地在课堂上给大家读了一遍:
“打开朋友圈,就能看到一个完整的文化微缩景观:既有“小清新”,也有“情怀党”;既有痛心质问“传统文化怎么了”,也有娓娓道来“告诉你一个真实的米国”;既能看到古典乐迷的“高大上”,也能看到各种“非主流”、“脑残体”……
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价值偏好和审美趣味,他们是文化景观的观看者,也是文化风尚的制造者……
……
古人云,“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不论时代如何变迁,技术条件如何升级,人心向善向美的文化情怀不会改变。我们要做的,就是以更积极的态度、包容的气度、渊博的深度,加厚信息时代的文化土层。通过“各美其美,美人之美”,最终走向“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整个文章已经完全脱去了高中生的那种展示知识广度和华丽词藻的范文感,
“同学们,这篇文章,典故虽多,但极其自然。
行文思路异常清晰,每一段层层递进。让整个文章看起来具有一种高屋建瓴的视野。
你们完全可以拿来当范文背诵并学习运用了。”
王立说完,将关水的作文贴在了黑板右面的公告栏处。
他不知道的是,这篇文章前世可是人X日报上的评论员文章,素来以观点鲜明正统、文风清新流畅而闻名。
用那种水平的大佬写的文章放在这里,
就像一个让一个身高八尺的壮汉走进了敬老院和幼儿园要和人PK一样。
关水也只是试试这样做的效果,看看将来高考的时候能不能用来增添一些分数。
现在看来,效果还不错。
下了课,关水依旧埋头复习,最近的学习计划已经取得了一些进步,但既然自己的实力已经提升,那么计划就要相应地做出一些调整。
以适应下一阶段的学习进程。
突然耳边传来一声嘀咕,
“奇怪,刚看到几个老师怎么都跑去楼顶了?”
听到这句话的一瞬间,关水全身的血液上涌,震惊地说不出话来。
一个心底里尘封已久的惨痛记忆像电流般冲进脑海。
哪怕是面目全非的平行世界,有些事还是按着它原本的轨迹发生了……
记忆中的画面不断涌现,鲜血、残肢、破碎的躯体……
原来今天,是林筠自杀的日子。
林筠是隔壁班的,她在涂县中学的名声一直不好。
明明才十八岁,大部分女生都是含苞待放的花骨朵儿,她却有着优美颀长的身姿,皮肤洁白似雪,面容更是清丽无暇。
背地里很多女生偷偷说她是个妖精。
全校没有任何一个男生会怀疑她将来成为红颜祸水的可能。
最奇怪的,是她从不与人交流。
平日里见到任何人,无论学生老师,都是低下头匆匆而过。
上课回答问题也是声如蚊呐。
久而久之,老师也不再叫她回答问题,同学们和她之间的距离也越来越远。
她明明天天在人群中生活,却仿佛过着与世隔绝的日子。
关水也和无数小伙伴一样,曾幻想牵着林筠的手晚饭后在操场上散步。
但这朦胧而美好的少年情愫,却随着她的教学楼顶一跃而下,戛然而止。
那时不知怎么回事,这件事被压得很死,而且最奇怪的是她的家人竟没有大闹。
多年以后,一个偶然的机会,他才在一个亲戚是派CHU所上班的同学那里,知道了真实的情况。
公AN机关在她桌子上一本《渴望自由》的诗集里找到了一封她的遗书。里面的情况让人诧异,
初中时,父母离异,母亲离家出走不知所踪。
父亲脾气极差,喜欢赌博酗酒,逐渐脾气越来越暴躁,动不动就因为一些小事打她。
她想过逃跑,却没有半点生存技能,不知道怎么办。
一个十几岁的女孩子,面对这种情况,根本不知道怎么反抗,也不敢告诉别人。
前一天晚上凌晨四点多,父亲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