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立于场中的女侍卫就开始一起向观云僧诵唱到:
“大德一心念:我XXX今请大德为剃头受戒阿阇梨。愿大德为我作剃头受戒阿阇梨。我依大德故,得剃头受戒,慈愍故。”
阿阇梨”是梵语“高僧”“导师”之意。上面这段类似外语的诵唱,是女侍卫自愿请求身为戒师的观云僧为她们剃发。
“善!”观云僧双手合十,高颂佛号表示接受了请求。
这个时候,观云僧从怀里拿出一个黄铜做的佛磬,一边有节奏的敲着一边带着女侍卫们绕着场地转了三圈,然后向北三拜辞谢君主,再让她们朝故国方向三拜,表示辞谢父母。这才重新回到充作佛堂的佛龛前,开始准备剃度。
这个时候,李南的眼睛有些尴尬了,终于明白为什么和尚除了年高的大德以外,不收尼姑当徒弟了。
佛门收徒是要脱衣服的!
下一刻,场中的女侍卫们一脸虔诚地脱光了自己的衣服,仅仅留着一点点布料的内衣,场中出现一堆肥壮黝黑的身体,看着李南忍不住了闭上了眼睛。
不仅仅是因为尊重非礼勿视,而是因为这场面实在是太辣眼睛了,看到她们的身体,很难说是谁占了谁的便宜。
女蛮国侍卫倒是一点也不忸怩,在神情庄重眼中红粉皆是骷髅和尚的注视下,虔诚的换上前几天用粗麻布做的僧袍,然后向观云僧合掌跪拜。
观云僧则手持净瓶,以手指蘸着里面含有香料的净水,这也是昨天准备好的,往每个女侍卫头顶滴三滴,
这是为了让这帮在家人“心底清凉、烦恼不侵、除去俗人气味”。
接下里重头戏开始了,观云僧开始挨个给她们削发。
和尚先把她们头顶中心的少许头发挽成一个小髻,用刀从下往上剃,剃到只剩顶心那个小髻时停手,口中用梵语念着佛偈,然后念一句,众人应和一句。
这也是之前排练好的,不然这个时候出了茬子,之前营造的佛门庄严肃穆的气氛就全没了。
这个过程要念三遍,众人和了三遍偈语。
这个时候,观云僧就会对每个剃度的女侍卫开口说:“吾已为汝削除头发,唯有顶髻犹存,你仍可三思而行。如不能忘身进道,忍苦修行,少发犹存,仍与俗侣相同,放你归家,尚不为晚。”
被问到的侍卫这是双掌合十,坚定开口:“决志出家,后无悔退。”
女侍卫们合掌跪下,并把戒刀交给暂代她们师父的观云僧。此时和尚拿着刀问道
“最后一结谓之周罗,唯师一人乃能断之。我今为汝除去,汝今许否?”
“可尔。”被问到的女侍卫合十跪拜,神情严肃地回答。
等到女侍卫们都确定,观云僧就把她带到面朝蜀中方向的另一侧,让她们朝未来师傅所在的方向跪下。
然后观云僧拿起剃刀,你师父手起刀落,将女侍卫头顶最后的头发剃掉,然后一边念诵“落发偈”,把赶制的丝绸袈裟披在她们身上。
女侍卫于是叩头行礼,受完再还给观云僧,让观云僧再给她披一次。
就这样三还三让之后,女侍卫们才让和尚把袈裟披在她们身上,然后自己穿好,面朝佛龛的方向叩拜三次,向佛祖行礼,然后对前来观礼的女团小姐姐们,特别是向见证人和戒师拜谢,最后绕场三周。
于是礼成!
整个过程中需要有其他僧人不停敲木鱼诵唱佛经,这个就由乐师和小姐姐们来完成。等到十几名女侍卫都剃发完毕,已经是到了中午时分。
你以为这就完了吗?你想多了,剃度剃度,这只是剃,还没有开始“度”呢?
当然,这个度不是度娘,佛教徒出家分为落发(剃)和传戒(度)的仪轨,接下来才是重头戏。
此时正西方的空地上,搭建了一座简易的戒坛。
说是简易,这是指相比于寺庙当中金碧辉煌,雕了狮子神王描上金漆的戒坛来说的,此刻的戒坛,看着也十分大气。
戒坛分为三层,信佛的女蛮国众人一夜未睡,用木头搭了一座最下层长宽各二丈九尺八寸,高三尺;中层长宽各二丈三尺,高四尺五寸;上层长宽七尺,高二寸的戒坛,四周装饰香花,女蛮国还将全团所有的金饰和贡品都拿来装饰这座戒坛了,一看就十分费钱。
此时本来还有另一位传戒师的,但是也只有让和尚来担任了。
和尚站在戒坛面前,先是发表一通热情洋溢的讲话,告诉她们受十戒的意义,然后开始念经焚香“请圣,”迎请“十方三宝一切菩萨及护法龙神”。
最后在这些圣神的见证下,让这帮准尼姑忏悔自己从前的罪过,类似天主教向牧师告解忏悔,女侍卫们要如实回答观云僧的种种问题,如“汝曾于六亲男女中行淫否”“汝曾于父有病时舍去不顾否”等。
等到忏悔认罪完了,所有人一起高唱“皈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