劵转给泰国新成立的公司,用来作为抵押第二次在泰国银行贷款,贷款所得的泰币继续换成美金,继续购买债劵,再进行第三次贷款,最后一笔贷款则是兑换成美金备用。
等泰币崩盘溃退之后,在汇率出现最高价格时,将备用的美金换成泰币,用来赎回第三次抵押的债劵,赎回的债劵再次折换成泰币,赎回第二次抵押贷款的债劵,如此反复操作之后,最后所得的资金将会达到什么样的规模,汤尼也无法想象。
因为他无法预判泰币的汇率会暴跌到什么样子的程度,只能做一个假设来参考。例如:现在的美元与泰币的汇率是1:20,一百美元的美国债劵抵押给泰国银行,可以贷款一千二百元泰币然后将一千二百元兑换成60元美金备用。
等到泰币汇率崩盘,从1:20暴跌至1:60的时候,只需要用二十元美金就可以换成一千二百元的泰币,用来赎回当初抵押贷款的一百元美金,获利的金额就是四十元美金。
这只是一个比方而已,真到实际操作的时候,陈浩南认为泰国银行方面可能会因为早期使用二百亿美元强行入市之后,导致美元储备不足,继而看中这批庞大数额的美国债劵,给出更加庞大的抵押贷款额度。贷款的额度越高,可以操作的成本越大,后面的收益也自然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