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9章 2000年的末梢 4  互联网创业时代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后,连续亏损,直到2012年才扭亏为盈。

不论是销售额还是利润,和台湾的二强台积电和台联电(UMC)相比只能用望尘莫及来形容。

从2004年上市以后,其股价暴跌后一直在低位徘徊,可以说是一个典型的“僵尸企业“。

如果没有国家的政策性输血,应该早已经被市场所淘汰或成为国际半导体大佬的子公司。

当然从另一个方面来说,这个亏本是作为晶圆领域新人必须要交的学费,最早期的台积电和三星也没少交学费。

……

“你知道三星的反周期性投资吗?”李星灿看着叶雨薇问道。

叶雨薇点点头说道:“嗯!我了解过相关资料,三星的自杀式反周期投资在半导体领域,一直为人称道。

三星投资DRAM内存时,DRAM价格从1984年初的4美元/片一路下滑到1985年的30美分/片。

而此时,三星的生产成本是1.3美元/片。

到1986年年底,三星半导体累计亏损达3亿美元,股权资本完全亏空。

DRAM市场不景气,Intel等美国公司退出该市场,RB公司缩减投资规模和生产能力。

但三星逆周期投资,继续扩大产能,并开发更大容量的DRAM。

1987年,行业出现转折。

美国政府发起针对RB半导体企业的反倾销诉讼案,美国政府和RB企业达成自动出口限制协议,RB企业缩减了向美国的出口。

很快DRAM价格回升,三星开始盈利。

投资液晶面板时,三星也同样采用了反周期投资法。

1995~1996年是面板行业第二次衰退周期。

三星采用反周期投资法,1996年建成第一条3代线,赶上RB企业的生产能力。

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三星再一次采取了反周期的投资法,投资扩建液晶面板生产线。

三星在1998年底建成了3.5代线(600×720mm玻璃基板),至此领先当时只有3代线的RB企业。”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