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续办好,杜成松将书递给陈许:“你们如果想买教辅书,可以和馆长说一下,让图书馆帮你们买,种类多,还有折扣。当然,钱要自己出。沪城那边现在出了一套模拟卷,是去年教研组的老师出的,很抢手,省城以下的新华书店基本上就供不上货了,这边的关系可以弄到一批,一块五一套,你们自己把握。”
“还有这个好事,谢谢杜哥。”
还在椅子上养猪的高一玮被陈许叫了起来。
陈许将杜成松说的话重复了一遍,然后差点直接被兴奋的高一玮拉到高建国那里。
“你先等等,这事还得再商量一下。”
“还有什么好商量的,难道你缺钱?”高一玮显得很急切,似乎高考的标准答案放在他的面前。
陈许不搭理他的问话:“这毕竟是借公事办私事,高叔叔性格直爽,难免得罪不少人,还是要考虑一下影响的。”
“这倒是,档案局有几个人盯我爸这位置好久了,保不准会借题发挥。”高一玮回过神来,“那怎么办?”
“明天去找徐阎王,让他出面通过图书馆给我们全班人进教材。”
这徐阎王本名徐广峰,就是陈许和高一玮的班主任,三十出头,老三届,带毕业班已经三年了,教学经验谈不上丰富,但是认真负责,学生纪律抓得好。
“这办法好,班里十之五六都是政府大院子弟,档案局那些人可就不好拿这事给我爸穿小鞋。”
高一玮带着陈许到隔壁办公室找到高建国,又将两人想法告知。
高建国虽然对高一玮上大学不抱希望,但是儿子难得这么上进,顿时喜形于色。
他老高家几十代农民,自己读到初中,当兵结束之后转业到了图书馆,自己一个大老粗阴差阳错整天接触的都是读书人。
那些读书人虽然嘴上没有瞧不起,表面上还恭维着,但是高建国知道他们心里都是怎么想的。
所以他想家里出一个读书人啊,他把希望寄托在高一玮身上。
但是高一玮继承了他们家“优良传统”,从小上房揭瓦、下水摸虾,就是不爱学习。
现在不管是高一玮转性了还是因为别的什么。高建国都得支持一下儿子:“这个简单,你们明天就和徐老师商量一下,告诉杜成松一个确定数字,让他去联系图书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