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章 鲁班真经  建设大明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朱聿锷随着老太监来到行宫,见到的除了自己大哥朱聿键之外,还有另外两人。

一个是年逾花甲的白胡子老头,另一个是二十多岁的年轻官员。

年逾花甲者,是目前隆武朝的内阁首辅兼兵部尚书黄道周,朱聿锷很自觉的以晚辈礼拜见:“晚辈见过石斋先生。”

黄道周是明末文学大家,人品和学问都很值得尊重。

另外他还是最早拥立隆武帝的功臣,就连朱聿键在私下都经常以晚辈身份相待,朱聿锷以晚辈礼拜见,也是没啥问题的。

黄道周倒是并不古板,和颜悦色的扶起朱聿锷,说道:“昨天才拜读殿下大作,没成想今天就见到殿下了。”

“殿下的诗作当中,既有慷慨激昂的豪迈之情,又有锐意进取的求新求变之意,确实是难得的佳作。”

这白胡子老头还是没忍住,要当面点评一番。

见过黄道周之后,隆武帝又为朱聿锷介绍在场的另一位官员:“恒宁,这是翰林院的张侍讲,他是广东东莞人。”

张家玉,字芷园,现为隆武朝的翰林院侍讲,同时还兼职编写帝王起居注。

这个才是朱聿锷想要的人,一个能真正帮他在岭南募到兵的人。

朱聿锷可没那么天真,觉得他自己顶一个王爷帽子出去,就能轻松在岭南把兵给募到。

大家互相认识之后,朱聿键居坐高堂,分派接下来的任务。

郑森已经同意朱聿锷去岭南募兵的事,那接下来几天,就要迅速打点好一切,赶紧启程。

要是等这个消息传到了郑芝龙耳朵里,恐怕少不得又要横生波澜。

隆武帝要先和黄道周一起,准备一份正式的募兵诏书。

另外募兵并不是只喊口号就行,还需要兵饷。

所以隆武帝需要清点一下他那根本不存在的国库,看看能挤出多少银子来。

实际上,隆武朝的一切银两用动,基本都是由郑氏集团提供的。

但隆武帝再怎么也是个皇帝,多多少少还是能挤出一点银子来。

※※※

所有一切都商议得差不多,黄道周和张家玉就先行离开了。

朱聿锷则是留下来,兄弟俩还有话要说。

只剩兄弟两人,隆武帝脸挂灿烂笑容的说道:“四弟,我还有一个好消息要告诉你。”

“好消息?什么好消息?”

“你皇嫂有喜了。”

“啊……”

听到这个消息,朱聿锷还真是有些内心复杂难明。

来到这个世界这么多天,他已经想清楚了以后该走的路。

现如今的大明朝,就是一棵从头到脚都已烂透的巨树,而且这棵巨树还被农民军和满清鞑子推倒,基本毁得差不多了。

朱聿锷现在要做的,就是让满清八旗继续把这棵巨树完全毁掉,最好毁得一点儿根子都不剩。

然后他再从废墟之上打下地基,一点点建造一个全新的大明帝国。

而现在大明朝所剩不多的那点儿根子,就包括有隆武帝,那个对朱聿锷关爱有加的好大哥,饱受磨难生不逢时的朱聿键。

本来朱聿锷已经下定决心,就算他是自己亲大哥也不管了。

他自请去岭南募兵,其实就是抛弃大哥的第一步。

等朱聿锷走后,很快清军就会南下,到时候郑芝龙一降,隆武帝就难再有活路了。

可现在朱聿锷却听到大嫂有喜这个消息,真是有些无所适从。

他内心那抛弃大哥另起炉灶的心思,也微微有些动摇。

“大哥,我还有件事跟你说。”朱聿锷把复杂想法都藏于心底,面色平静的上前握住隆武帝双手,认真说道:“数月前我们借路楚地时,我偶遇一位高人,其自称鲁班传人。”

“其言当今之世,为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华夏之存亡兴衰,兼系于此。”

“是故授予我一部奇书,名曰《鲁班真经》,书中记载着匠人祖师鲁班的诸般奇术,还有其历代传人创造出的诸多技艺,于国于民都有莫大好处。”

“那位高人授书,就是希望我能学以致用,救国救民,以期将来能振兴华夏。”

所谓的《鲁班真经》,其实就是朱聿锷上一世学习过的那些“先进”知识。

穿越到明末之后,朱聿锷发现,自己的记忆似乎变得更好了。

当然,是指上一世的记忆。

上辈子学过的那些东西,几乎全都能记得清清楚楚。

这也是朱聿锷自认能在这个艰难的世界打拼出头的自信来源。

如今朱聿锷编造出这个故事,既是为以后做伏笔,同时也是在试探自己的皇帝大哥。

可惜,隆武帝在听了这个故事之后,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反应。

“四弟,你能有此奇遇,自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