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章 生不逢时  建设大明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武帝朱聿键的评价,基本都算是肯定他的个人能力,只不过有些生不逢时。

南明时期的局势实在是太艰险,让他根本没有翻盘的机会。

如果是生在太平盛世,他很可能会成为一个青史留名的贤君。

黄道周在写给杨廷麟的书信中,是这样评价朱聿键的:“今上不饮酒,精吏事,洞达古今,想亦高、光而下之所未见也。”

这个评价虽有水分,但已经非常高了。

黄道周所谓的“高”和“光”,分别是指宋高宗赵构和汉光武帝刘秀。

北宋灭亡之后,宋高宗赵构于南方建起南宋,让大宋国祚又传承了百多年。

光武帝刘秀就更了不得了,王莽篡汉使得西汉灭亡,作为汉室远支的刘秀力挽狂澜,活生生又把江山抢回了刘家人名下。

※※※

朱聿锷和自家皇帝大哥在书房商议后第二天,隆武帝朱聿键于行宫召见平虏侯世子郑森,赐其国姓,改名成功,同时命为御林军都督,仪同驸马都尉。

就这样,一代“国姓爷”新鲜出炉。

这件事,当然是朱聿锷的建议。

不过这也本来就是历史上朱聿键做过的事,朱聿锷只不过让它提前一段时间发生而已。

赐国姓,这是再明显不过的笼络手段,但效果非常好。

原时空历史上,郑成功在抗清失败之后,还要带着朱家子孙避居台湾,这绝对和他身上戴着的国姓爷帽子不无关系。

很快,郑森变成朱成功的事逐渐传开,国姓爷这个称号也逐渐传开了。

郑森今年才二十一岁,正是血气方刚年轻气盛的时候。

朱聿锷觉得,还可以再给他加一把火。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