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观被颠覆了。
自程堂记事起,就知道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笃信不疑。
虽然年近来兴起了另一种学说,认为是郑和发现了新大陆,而不是哥伦布,但是这种说法并不是主流,质疑者众。
如今,从朱厚照嘴里被证实,的确是郑和发现了美洲大陆,程堂激动紧张振奋,又不无遗憾。
朱厚照把程堂震惊的样儿看在眼里,特别得意,傲然道:“哈哈。程堂,你想不到吧?此事虽是大明盛事,却是知者不多,本太子不说,你能知道吗?”
我早就知道了,只是不敢相信罢了。
朱厚照可得意了,竹筒倒豆子般说出前因后果:“你也不想想,郑和是何等样人,那可是一代雄材,非常了得。”
郑和是明朝太监之雄,也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太监之雄,坚毅雄略,极富胆识,精通兵道,在中国古代的太监中少有他这样的人才,当然了得。
朱厚照不把群臣放在眼里,很少称赞人,却对郑和很服气,程堂倒是有点意外。
朱厚照接着道:“你也不想想,郑和七下西洋,把西洋都摸透了,还朝西洋跑,能有甚收获?是以,郑和晚年,派了二十艘船只去东洋,越过日本,一路向东,发现了一个小岛子,最后又发现了一片大陆。”
这话也在理,郑和七下西洋,举世闻名,堪称大航海时代的巅峰之作。但是,西洋是哪里?西洋就是西半球,从中国出发,到达东南亚,再到澳洲,再去印度洋,波斯湾,最后到达非洲。老是朝西半球跑,能有多大收获呢?
熟悉之后,在西半球的收获不算大了,换个方向,往东,去东半球,不是更好吗?
啪啪啪!程堂轻击双掌,赞叹不已:“郑和真雄材也!”
在明朝,就有如此思维,并且付诸实施,郑和之才无论怎样点赞都不过份。
就在程堂赞叹之际,只听朱厚照惋惜道:“可惜,他们运气不太好,到达那片大陆后,遇到风暴,沉了九艘船只……”
九艘?程堂被这个数字震憾到无以复加的地步。
因为近年来兴起的郑和发现新大陆的学说,最主要的证据,就是在加勒比地区发现的九艘古中国船只遗骸,这与朱厚照的说法对上了,完全可以肯定,第一个发现美洲大陆的并非哥伦布,而是郑和。
这会改写历史的,程堂不能不兴奋。
朱厚照非常遗憾:“将士们原本想要去大陆上看看,因为这场风暴,损失惨重,不得不回程。在回程的途中,又遭遇风暴,沉了不少船,回到大明的只有三艘船只了,将士们死伤惨重,最终只有不到百人回到大明。”
这损失不是一般的重,是特别重。好在,带回了消息。
程堂非常关心这次的收获,问道:“太子,大明此行的收获如何?”
朱厚照拧着浓眉,想了想,道:“要说收获,这要怎么看了?以群臣看,此行损失惨重,并没有甚收获,徒耗钱财而已,这是郑和舰队被废,大明不再航海的重要原因。”
明朝废掉强大的郑和舰队,主要原因有两个,一个是北方的蒙古残部总是袭扰明朝边境,让明朝苦不堪言,不得不集中财力对付北方的蒙古残部,无钱再维持强大的郑和舰队。另一个原因是郑和舰队虽然远航西洋,却是收获不多,不赚钱,成了无底洞,朝中要求废掉郑和舰队的呼声很高。
虽然程堂早就知道原因,此时也是极为遗憾,明朝君臣真够短视的,坐失摘取大航海时代红利的良机。
朱厚照眼睛特别明亮,一颗头颅使劲摇晃,道:“要我说,此行大明的收获特别巨大,比起郑和七下西洋的收获还要大得多。”
郑和七下西洋,虽然没有赚到大钱,也并不是没有收获,公平来说,收获还不算小。郑和开通了航线,不少明人下海谋生,远航异域他乡,带回不少海外奇珍异宝,还有不少钱财。
七次下来,明朝的收获可不算小,朱厚照竟然认为不如一次东洋之行,程堂好奇了,问道:“太子,何以见得?”
朱厚照得意洋洋,道:“此事除了我,大明知晓的没几人了。我查了秘档,以及这些回归将士的记载,发现他们发现的这块大陆可不得了,特别富有,那些戴鸡毛的黑皮人把黄金白银当床睡,当石子乱扔。程堂,你说要是大明打下这块大陆,是不是特别富有?”
程堂震憾无已,蹦起来,爆粗口:“握草!”
美洲大陆盛产黄金白银,特别富有,财富遍地,印第安人把黄金白银铺成床睡,当成石子乱扔,根本就不当回事,因为太多了。
正是因为美洲大陆如此富有,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吸引了不计其数贪婪的欧洲人前来冒险,屠杀印第安人,抢劫财富。
欧洲人在美洲大陆,无恶不作,屠杀了数以千安计的印第安人,抢劫到海量的财富,完成了原始积累,这才有资金进行工业革命,从而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