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当是十一万两白银。珠宝珍货,折算成白银,在二十万两左右。此处共查出财物计三十九万两白银。”
明朝黄金和白银的兑价比例,官方定价是一比四,一两黄金换四两白银。但是,这定价早就名存实亡了,市场行情在弘治年间是一比十,一两黄金换十两白银。
光是现银就有将近四十万两,这是巨贪中的巨贪,弘治震惊不已。
徐溥接着禀报道:“还有房产田产没有算,估计不下五十万两银子,李广共有上百万两银子的财货。”
弘治眼珠子快瞪掉了,一脸的不敢置信:“百万两?”
明朝一年的财政收入才多少?不过两千万两白银左右,李广的财产相当于二十分之一的明朝税赋,太吓人了。
弘治恨得牙根发痒,吼道:“可笑朕瞎了眼,竟然宠信如此巨贪。”
在自己脸上扇了两耳光,懊恼无比。
弘治身为帝王,当众扇自己耳光,可见他有多懊恼了。
李东阳递上一本账册,道:“陛下,这是李广收受贿赂的账本,请禀下过目。”
弘治接过,打开一瞧,上面写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某年某月某日,某某送黄米多少石,白米多少石,通篇都是这样。看完一页,再翻下页,也是如此。
上面记载的送礼之人,有些是朝臣,有些是太监,有些是富商,更有朱姓王爷,宁王送了黄米千石,白米万石。还有傅瀚送黄米百石,白米千石。
弘治看得两眼一抹黑,根本就不明白,很是奇怪,道:“李广有那么大的肚子么?要这么多米吃得完吗?”
李东阳解释,道:“陛下,这是隐语,黄米是指黄金,白米是指白银,石就是两。”
弘治看着傅瀚送礼的记载,眼睛一翻,喝道:“傅瀚贿赂李广,是要谋害程卿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