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广不得不信这是真的,骂道:“傅瀚这蠢货,这点事也办不好,竟然找了都元敬这个蠢材。掀起舆情,逼迫陛下屈服,这事可以做不能说,当着陛下的面说出来,那不是找死么?”
利用舆情逼迫弘治屈服这事,只能做不能说,谁说谁死。
李广踱来踱去,沉吟着道:“陛下亲耳听到,比铁证还要铁,任凭傅瀚有千条利舌,万张利口,也是没用,必然要下狱。一旦傅瀚下狱,就会攀扯到我,后果不堪设想。不行,我不能让傅瀚下狱,一定要救他。”
傅瀚指使都元敬叩阙上书,掀起舆情,是受李广指使,傅瀚倒霉了,肯定会牵涉到李广。要是都元敬没有当着弘治的面说出‘屈服’二字,问题还不大,问题是都元敬太蠢,让弘治亲耳听见,问题就严重了,要救傅瀚不容易。
好在李广对弘治很是了解,知道弘治的性格缺陷在哪里,道:“唯有如此了。”
有了主意,李广立即进宫。
……
乾清宫。
弘治端坐在宝座上,脸色难看,扫视群臣,道:“鬻题案铁证如山,真相大白,早该决断。然朕心存仁念,不忍仕子泣血,暂时搁置。让朕想不到的是,竟然有奸人利用朕的仁念行奸利之事,欺瞒于朕,妄想让朕‘屈服’。”
屈服二字,太让弘治伤心了,丢尽了脸面,咬牙切齿说出来的,满满的怨念。
群臣很为傅瀚可怜,你妄想让帝王屈服,你嫌命太长么?
程堂颇为欣喜,龙有逆鳞,触之必死。人也有逆鳞,都元敬的话就是触了弘治的逆鳞,有得傅瀚好受。
弘治终于下定决心,道:“朕意傅瀚父子交由刑部审理,程卿清白,立即释放。唐寅徐经被牵连,当恢复他们的功名。华昶利欲熏心,收受贿赂,构陷程卿,理应发配边关。辛镝勾结傅瀚,欲要毒死程卿,罪大恶极,发配边关。卿等可有异议?”
处置没毛病,群臣没异议:“陛下英明。”
发配边关,比死更让人难受,程堂也没有异议。
就在这时,李广急匆匆赶到,向弘治见礼,道:“陛下,奴才以为不妥。”
弘治盯着李广,眼里满是疑惑:“为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