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样,杨禄禅虽然掌控精妙绝伦,达到了料敌先机、身随意动的巧劲,但却在躯体上远远不如苏云。
俗话说得好,一力降十会,在绝对的力量面前,所有的技巧和击术都是没有用的。
就像是太极劲力再怎么精巧,都无法化解迎面而来的汽车冲撞力。
将太极套路,练法打了一遍后,苏云稍加沉思。
太极化劲不必学精,普通人的拳再重还能重过他?
真正需要精学的是听劲,和四两拨千斤的技巧。
现代可不比古代,一旦收不住劲力,出了什么严重事故,就目前来说绝对只有坏处没有好处。
好在借力打力,四两拨千斤的技巧,并未像听、化二劲那样一笔带过。
或许是因为原本就是理论推出的缘故,书上甚至还专门空出一个篇幅讲解借力打力的理念。
整篇看下来,对于太极四两拨千斤的本质,苏云也有所了然。
但凡是力气往返,总归避免不了惯性,也就是说对手这一击打出多少力,收回时就有多大惯性,顺着这股惯性,稍稍用巧劲控制它的方向。
这就是太极的借力打力,四两拨千斤。
缓缓的合上书,苏云眸中泛着微光,意犹未尽叹道。
“可惜,关于听劲功夫没有记录下来。”
或许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缘故,太极中最为核心的听劲和化劲并未写明,仅是简单的一笔带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