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孙的老伴看得尴尬,沉着脸,一把夺过去,扔进垃圾桶。然后让苏阳放心,因为马孙习惯带一只皮包装东西,他下午出去时候并没带钱包,自然不会装太多钱,况且他身上零钱也在。
马孙的儿媳妇是个明白人,问他钱从哪来的,马孙如实回道:“帮别人办贷款,抽的介绍费。”
苏阳秒懂,钱是马孙帮马小西办理贷款得到的好处费。想了一下,拿过马孙手机,找到童童的备注拨了过去,电话很快接通,“童童,孙哥让你现在把介绍费送过来。”
童童那边机车轰鸣,明显迟疑了一下,道:“好,我现在过去。”
挂断电话,苏阳对马孙老伴道:“婶儿,我也不确定童童到底给了没有,所以打电话让他把钱送过来。”
在等待童童过来的时间里,苏阳坐在沙发上,仔细想了一遍刚才的经过。一千块钱不是小数目,装兜里会鼓起来,毕竟手机他都注意到了,所以,丢在路上的可能性不大。还有,刚才扛马孙离开的时候,童童欲言欲止,现在想来,他们两个晚上可能还有其它活动,结果马孙被扛回家了。
童童挂断电话之后,招呼同伴下车锁门,随后俩人一起往马孙家走。路上,童童又给马孙打了一遍电话,结果还不是马孙接的,而是马孙的老伴。
“李婶儿啊,我们快到了。”童童敷衍一句,挂断通话。
十分钟后,童童和同伴来到马孙家,当着苏阳的面,掏出一叠钱,数了一半递给马孙的老伴,笑道:“李婶儿,你数数,这是一千块钱,孙哥喝醉了,所以我没给他,就是怕他弄丢了。”
马孙这会儿躺在凉席上睡觉,迷迷糊糊的冲儿媳妇道:“先按腿!”
“钱是怎么来的?”李婶儿手里摇着扇子,坐在童童对面的沙发上,有些尴尬的问道。
童童挤出一个笑容,扭头看了一眼苏阳,不愿多说。
“那个婶婶,我就回去了。”苏阳站起身打了声招呼,离开了。
回到家,关上门,躺床上一觉睡到天亮。
早上,苏阳洗漱过后,换了一套平常穿的便服,出了门。他准备去一趟鞋厂,看望一下父亲。来到街上的早餐摊,要了一碗胡辣汤,水煎包,吃饱喝足,直奔商场,买了两套衣服,然后前往二条街公交站牌。鞋厂位置偏僻,位于市郊,只有一辆公交车可达。
来到公交站牌,看了一下运行路线,等了一会儿,101路公交车来了,上车买票。车上乘客不多,有空余座位,苏阳找了靠后的座位坐下。
司机是个三十多岁的汉子,嚼着槟榔,开车风驰电掣。售票员是个中年妇女,大嗓门,有几个女乘客经常坐车,大家都认识,一路上都在硬唠。
半个小时后,进入郊区道路,路面各种坑洼,司机、售票员、相熟的乘客免不了一通抱怨。上午十点左右,苏阳下了车,抬头一看,原来的破鞋厂已经焕然一新,鞋厂名字也换了,以前叫小三元皮鞋厂,现在叫做大三元鞋业制造有限公司。
一排鎏金大字,耀眼夺目。
苏阳走到门卫室外墙,透过窗户朝里面看了一眼,随即喊了一声:“爸!”
门卫室里只有父亲一人,此刻坐在板凳上,正盯着一台十寸的黑白电视机看得入神,闻言扭头,随后出来开门,道:“怎么现在回来了?”
“退役了!”苏阳提着东西走进门卫室。
父亲随后进来,按开了桌上小台扇的旋转按钮,拉过一把椅子坐在苏阳身侧,问道:“咋回事儿?得罪领导了?”
“没有,违反军规了。”苏阳解释了一句,将手提袋挪到父亲面前,道:“我给你买了两套衣服,你试一下大小,不合适我拿去换。”
“衣服我不缺,你姐经常买了寄回来。”父亲瞄了一眼,掏出大前门点上一根,半晌,说道:“不能再回去了吗?给你领导道个歉,送个礼啥的。”
苏阳有些无奈道:“你就别瞎猜了,我没得罪领导,真的是违反了军规。”想了一下,很干脆的道:“我服役的地方过于危险,不想干了,所以犯了点小错误,退下来了。”
听到涉及到危险,父亲没有继续追问,抽完一根烟,才道:“既然回来了,就找份工作好好干,不要学刘民家的老二,成天就知道游手好闲。”
刘民家的老二叫刘戒,两家离得不远,又是同一年上学,所以,父亲对他印象深刻。刘戒在上初中的时候,忽然生出外出闯荡的念头,感觉自己一身才学,因为学校的束缚,无法施展抱负,一直向往社会生活。认为以他的聪明才智,只要走上社会,不出三五年,就一定能出人头地,如今五年过去了,还是个小混混。
刘戒当年的理想抱负,深深震撼到了父亲,那个时候,父亲只要看到两人在一块,直接揪着耳朵回家,先打一顿再讲道理。
苏阳沉默了一会儿,道:“我在想接下来是创业,做点小生意,还是找份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