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卷末总结  旧夜灵吟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是必然的。

而苏笑本身所经历的事,有些是被安排好的必然要素,也就是确定的剧情点。有些则是无关紧要的巧合与意外。

我是处理成了巧合的方式,算是比较低劣的处理手法了,以后还要再努力提高自己。

无关紧要的部分,对幕后的人来说,是不重要的,只要关键的要素点达到了就行。

而作者本身所要考虑的要素点,除了幕后黑手的谋划之外,还有故事本身的重要要素点。

可能不会影响整体,但在表现力上会缺失很多,因为作为作者要考虑的更多。

整个第一部除去番外,一共205章,大概40多万字。更新的确便秘,但好在没人催更。

恬不知耻的说,我是追求质量的扑街!

说实话一天1甚至更多,我努努力勉强也能做到。

但那样会导致文章质量直线下降

当然,可能作为扑街,没资格谈质量,但我还是想对这个故事负责。

相比上一本实验性质的,随心所欲的短篇,这本更加用心,也值得多次品味。

而在第一部整个故事当中,我考虑的最多不是第一部所表现的这些故事。而是正文之外的东西。

简单的来说,第一部虽然只有40多万,但其牵扯,涉及到的可能是几百万甚至几本书的剧情。

这种手法的确会对某些囫囵吞枣的读者造成阅读上的困难,在此表示歉意。

而有些人上来就表示看不懂,就有些尴尬了。

零散的翻了几页,看了一点就说看不懂。

那怎样才算是看懂了?

明白所有的隐喻,理解所有的暗线?

这是不可能的。别说是读者,就算是我自己,也有部分不理解的隐喻。

因为故事成型之后,并不仅仅属于作者,而独立的存在。

有些东西是下意识的体验,所以说故事推动它到了那里,它只能在那里。

而作为读者,有些地方看不懂很正常,我有时候写一句话斟酌几个小时56个含义,就没打算让读者一遍看懂,全看懂了可能我书就没了

我希望这是一本可以反复品读很多遍的书。只看一遍也可以,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爱好不同的理解。

不考虑暗线和伏笔,简单粗暴的看,没什么问题的。

喜欢追根溯源,注重细节的,多看几遍可能会有新的感受新的发现新的理解。

实在看不懂,加群问我,不剧透的情况下尽可能的给你解答。

借用许亚军老师的一句话,观众读者可以看不到,但我不能做不到。

读者也好,观众也好,看不懂是读者本身的事,但我不能去舍弃那些该有的部分。

对我来说,这本书的意义并不局限于成绩本身了,成绩只是修饰品,并不能决定书的价值。

这是个好故事,值得细细品读。

或许现在没人,但总有一天,会被看到的。

这独一无二的价值。

接下来谈谈故事。

先来一句比较狂妄的话。

我个人认为这个故事是不逊色于任何其他故事的。

可能我的文笔略显尴尬,处理手法不够老练,写作经验不够丰富,人物刻画还需磨炼。

但就故事本身来说,是个很棒的故事。

好,回归正题。

顾名思义,圣都之离的核心,便是圣都和离。

圣都其实不存在原型。它并不是某个城市的缩影,也不是某个地方的魔改。

它是我设想中的元灵世界,至关重要的一个地方。

圣都里的制度,黑暗面,都是客观存在,却又只存在于元灵世界的。

特此声明,请勿代号入座。

圣都的选民,灵感思路起源于荣格的集体意识。也算是个经久不衰的设定。

人作为不同的个体,是存在缺陷的。

倘若只保留基本的生存本能,把意识聚集起来,会不会产生更合理的决策和判断?

在第一部里的,圣都的处理方法显然脱离了这个思路的本意。

选民只占有了最低等的生存物资和部分生存权利。

精神娱乐几乎为0。

这种病态化的极端例子不具备什么参考价值,但也值得我们深思。

圣都是特别的,各个方面都是。

相对封闭的环境和稳定的生活,到取而代之的则是不断增加的选民区。

就好像科幻电影里常有的设想。

把人看作生产物资之一,使其作为物存在而不是独立的人。

这是个很深的话题,在此就不再叙述了。

希望大家都能有自己的理解,多思考不一定会更快乐,但却值得。

毕竟人类与动物最大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