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李翠花这边耽搁了一会,解启连抓紧时间继续带队查房。
一行人很快将病房七个床位全部查完,只剩下最后一个角落里靠窗户的床位。
走到这个床位的时候,一群医生们脸色都凝重了起来。
似乎对这一床病人,大家都有些犯怵。
这张病床上的病人是个年纪很小的男孩。
他的父母在床边靠着,目光呆滞,双眼无神。
对于解主任带队查房,两人竟然无动于衷。
甚至连招呼都没打一声,就那么静静的靠在病床旁边,形同丧尸。
“小罗,今天感觉怎么样呀?”
解主任用温柔的语气和病床上的男孩说话,但男孩和父母都没回应。
“老解,小罗这孩子的病,还是没有起色。”
队伍里有一个年纪稍长的医生站了出来。
这医生梳着锃亮的大背头,名叫李志军,是急诊科的副主任。
“叔,这孩子的病太奇怪了,解主任也束手无策。”李佳航走到队伍前面愁眉不展道。
李志军,是李佳航的亲叔叔。
这叔侄一问一答,倒是让解启莲有些尴尬。
小罗,今年11岁,因“活动后气促发绀2年”入院。
两年前逐渐出现活动后气促、疲倦,并伴有紫绀,呈进行性加重。
紫绀以口唇、四支末端甲床明显。
曾多次来江陵市第一人民医院就诊,至今仍不能明确病因。
小罗奇诡的病症,让他这些年在第一人民医院进入了黑名单,没有哪个科室敢收他。
在多个科室互相推诿之后,最终来到了急诊科。
在急诊科住院一个月,发病原因依然没有查明,病情没有丝毫好转。
久久查不到病因,小罗一家人从一开始的气愤,到现在已经对医院彻底失去信心。
现在这一家人常住医院,对医生的安慰话语表现的很麻木,看到医生跟没看到一样,眼皮都不带抬一下。
病房里有人劝他们去大城市大医院看病,但一家人这些年在江陵市东奔西走,早已花光身上的积蓄,哪里还有钱去大城市的医院看病。
只能呆着这里耗一天是一天,期待着哪天奇迹到来吧。
“小薇,你来说说,发绀是血液发生了什么变化?”
解主任虽然没有办法查明小罗的病因,但这个病例却十分具有探讨价值,趁着查房就开始了现场提问。
戚小薇走上前回答道:“发绀的本质是血液中还原型血红蛋白增多,导致皮肤黏膜呈现青紫色。”
“那么小罗是真性发绀还是假性发绀?”解启莲继续提问。
“真性发绀。”李佳航抢答道。
解主任轻轻点头道:“史进学,你来说一下小罗的病史。”
被解主任点名的是一个体瘦个高的医生,他排众而出,清了清嗓子道:
“小罗发病以来,体重有所下降,活动力大不如前,除此之外,没有其他症状。
比较特殊的,是既往史。
四年前曾在江陵市医大一附院,诊断门静脉海绵样变性,B超提示肝硬化。
两年强因脾功能亢进,曾手术治疗,切除脾脏、血管分流术和肝组织活检。
术后出现肝功能异常,不久后恢复。
没有先天性心脏病病史,多次心脏超声等检查未见异常,家族中没有相关病史。
体格检查,身高150cm,体重27.6kg,在室内空气中血氧82%-88%。
桶状胸,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
口唇、四肢末端发绀,可见明显杵状指,面部和颈部散发性皮肤毛细血管扩张症。
皮肤颜色大致正常,无黄染,上腹部可见陈旧性手术疤痕,心脏无杂音。
第一心音稍亢进,肝脾无肿大,四肢关节无肿痛,四肢末端无水肿。”
小罗的病史,被史进学像背书一样流利地念了出来。
解启莲和李志军两名主任,私下交流过,他们认为小罗发绀,和肝的相关性最大。
然而小罗在急诊科已经做了相关检查,肝脏疾病全部排除,一无所获。
所以,诊断陷入了瓶颈,两名科室大佬面对这种情况,也无计可施。
看着病床上不言不语的小罗,原本正是活泼好动的年纪,现在却沉默的可怕。
解启莲内心不免生出一丝自责感。
当医生的就怕遇到这种情况。
病人活生生的在你眼前,你却找不到救他的办法,眼睁睁的看着他一天天的病重。
李佳航、戚小薇、史进学三个人在后面也是干瞪眼。
这三人是急诊科的中坚力量。
但两个主任都没办法的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