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考验而已,这个世界上,没有白吃的午餐,莉浩服饰的流行时尚和销售情况,已经证明在燕京会有大的发展,有发展就有钱赚。
以前自己和黄鹤一年每人赚万八千,那对莉浩来说,就是小打小闹,能搭上莉浩这辆快车,是千载难逢的机遇!
尽管黄鹤和胡小年是好朋友加发小关系,但是这次凑钱是各凭本事,两人心里都有点小九九。
最后胡小年家庭五个哥姐每家出三千,占了一股,甚至胡小年妈妈最后也凑出三千块,在胡父目瞪口呆中,交给胡小年!
胡小年家除了自己,一共凑了一万八千块钱,这当然远远不够,但是这个年代,谁没有两个亲戚,胡小年家一个伯伯,两个叔叔,还有阿姨姑姑,大家都在燕京工作生活,比胡小年家有钱的多的是,经过三天的跑亲戚,胡小年最终凑了四十三股,一十二万九千块,再加上自己的三万,目前已经十五万九千了,胡小年能凑这么多,除了靠亲情感化之外,大家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想跟着赚点钱,这两年随着粮票布票之类的票证取消后,大家已经明显感受到市场的变化。
市场里各种各样的商品开始慢慢丰富起来了,而随着上面改革派占据上风,胡小年大部分亲戚都是体制内的,大家都清楚改革开放是不可阻挡了,而大家又没什么门路赚钱,胡小年这次来凑钱,也可以说给了他们一个机会,大家都精着呢,胡小年在夜市卖衣服鞋子,亲戚们都知道,但是对于他赚多少钱,大家还以为他是小打小闹,但是得知胡小年一人就出三万,众人随便一算,就很清楚的知道胡小年这种小打小闹一年竟然可以赚一个万元户出来,这让亲戚们眼红的自然不少,而胡小年给了他们这个机会入场,顿时都积极着。
而更加让胡小年想不到的是,自己二姐和四姐,这两天偷偷地就每家重新补了三千,每家出六千了。
最后胡小年成功凑到四十五股,加自己三万,已经十六万五了,如果黄鹤那边也凑到十六万五,那就三十三万了,离四十万越来越近了。
当第四天,胡小年和黄鹤碰头后,黄鹤拿出二十五万五千出来的,胡小年被惊到了,在得知黄鹤基本和胡小年用同样的方法凑钱,而且黄鹤的父亲官职比胡小年父亲官职要大,要了解的内幕也多一些,黄鹤家里在父亲的支持下,几个兄弟姐妹加起来出了六万块,再加自己的三万,已经九万块了,再在亲戚里说了一下,只用两天时间就凑到二十五万五千,两人目前加一起的钱已经超过四十二万了,足够了。
最后两人私下决定,黄鹤出二十五万,胡小年出十五万,两人股份也一人25%,一人15%。
能在短短几天时间凑到这么多钱,是两人完全没有想到的!
两人很快联系已经来燕京几天的李莉团队,两方人马很快回合,签了正式合同后,燕京分公司很快就成立起来了。
有了胡小年和黄鹤两个地头蛇的帮助,再加上那些亲戚明里暗里的帮助,不用半个月,莉浩燕京分公司就已经开始运营,接到李莉的电话后,张浩初除了高兴外,也更加忙碌了。
一批批刚生产的秋装和冬装经过火车,最后到达燕京分公司仓库。
目前南北公司正式开始运营,两个公司有了两套班子,营运,销售,财务全部都是分开的。
而李莉也开始和燕京电视台广告部联系,很快签了广告投放的合同,九月二十号,莉浩服饰的广告正式登陆燕京黄金时间档,现在莉浩公司已经不差钱了,广告投放很快就展开,仓库里的货物已经准备好了,目前,只待东风了。
十月一号的燕京已经有些凉意,但是莉浩公司的员工其实忙得热火朝天,随着燕京两家专卖店同时开业,电视广告的投放,莉浩服饰在开业第一天,批发加销售额就突破二十万,随着冬季的来临,冬装也开始渐渐有了销量。
随着南北两个公司同时运行,莉浩服饰的销售节节攀升,莉浩财务已经很少出现没加班的生活了,一些问题也开始显现。
首先出现的问题还是质量问题,因为莉浩服饰本身没有自己的制衣厂,所有的订单全部是分发给周围的加工厂,目前莉浩服饰在羊城这边合作的加工厂已经超过一百家,大大小小的加工厂让莉浩服饰精力分散,管理出现很多漏洞。
甚至已经出现一层承包给下一层的加工厂情况,尽管莉浩公司已经招聘上百个跟单质检员,但是各种层出不穷的小质量问题,每天都有质检部门的员工反映到张浩初办公室!
随着南北电视台上的广告投放,莉浩的销量呈现一路向上的趋势,羊城这边员工已经突破三百人,而燕京那边员工也超过两百人,超过五百人的员工,管理也开始出现混乱,效率低下。
因为每天巨大的销量掩盖了这一切,张浩初也开始计划招聘一批专业人才进入公司,甚至国外管理人才,当然,随着员工越来越多,一些有能力有抱负的员工也很快脱颖而出!
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