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件冬装,两人回京。
这次回燕京,他们也是有目的的,张浩初的两个合作方案,他们自然心里自然有数,作为这个年代就敢天南地北跑的生意人,没有点眼光,是不可能生存下去的。
关于成立燕京分公司,张浩初预算了一下,成本最低投资要一百万,因为莉浩的计划是在燕京租用大型仓库,租用写字楼,招募员工,组建一个全新的北方分公司,而靠着燕京仓库,可以辐射京津冀周边。
饭也要一口一口吃,目前莉浩公司的实力和资金,也就只能支撑一个燕京分公司了!
等燕京分公司建立好了后,莉浩这个品牌才算是走上全国了。
至少今年的目标是把燕京分部建立起来,把燕京的市场打开,张浩初已经拍摄好秋装和冬装的电视广告,秋装广告已经在粤省电视台上线了,而冬装,张浩初是准备拿到燕京电视台去投放的。
虽然中央级别的电视台和省级电视台重量不是一个级别的,但是在这个年代,广告费用也就贵那么一倍而已。
今年,莉浩的电视广告还不准备登上中央电视台那黄金时间段,而是正常的投放,比如白天新闻前后,或者傍晚动画片的前后,这些时间段,永远不如七点半前后的黄金时间段!
这个年代,全国上下的家庭,只要有电视机的,晚上七点,家里有电视的,cctv1新闻联播的收视率是百分百,没有之一,后世七点钟,电视上,还有乱七八糟的电影频道或者其他频道,但是这个年代,所有电视上,七点钟,准点报时,进入新闻联播!
你想想,这个时间段的广告,全国几亿人口收看,效果能不好吗?
实际上目前就算是七点半黄金时间段,中央一台十五秒广告报价也没超过百万,也就几十万一个季度,普通时间段,几万块钱一个季度就可以解决!
莉浩公司目前已经派团队进入北方,除了组建分公司团队外,已经和中央台接触。
这次是李莉亲自带队,一行十人,买了飞机票,直飞燕京,李莉一行人,这次燕京之行,除了考察市场,还得马上组建新团队,虽然莉浩公司给了胡小年和黄鹤的选择,但是不能等着他们两人再做决定。
而同样回燕京的胡小年黄鹤两人,却是坐着火车慢悠悠回去,而那些衣服还得用货运车厢运回,等他们把货从火车站拉走,已经得一个星期时间了。
李莉走后,张浩初整个工作状态也忙碌起来了,虽然此时莉浩公司已经有超过两百名员工,所有部门已经大致完成,但是作为公司副总经理,李莉走后,所有大小事务都得他作决定!
好在忙碌是有收获的,随着电视广告的高强度播出,加上莉浩服饰广告比这个年代的那些国产广告冲击力更加大,再加上这个年代特有的供需关系,所以莉浩这边目前根本不缺客户,每天都有新客户上门,而张浩初每天只睡不到五小时。
以前李莉在的时候,她管内,自己管外,而李莉去燕京后,虽然已经提拔很多中层干部,但是莉浩成立时间还短,高层干部目前稀缺,张浩初已经有打算进行全国报刊招聘了,随着莉浩的发展,各方人才都稀缺。
他无时无刻不在想把莉浩公司做好!
这边张浩初开始进入忙碌的工作中,而刚刚到达燕京的胡小年和黄鹤两人,急急忙忙跑回家,开始为凑钱而努力了!
胡小年和黄鹤都是大院的子弟,两家隔着两条街,周围邻居啥的随便一个家庭,都曾经或许现在,出过牛逼的人物,很多街头散步的老爷子,说不定几十年前就是某部干部。
他们爷爷那一辈很牛,但是到了俩人父辈这一代,也就一个处级干部和一个局级干部,这在大院里,只能算是排名靠后的那种,但是这种大院子弟关系网,却不能小觑!
不过就算干部家庭出身,但是这个年代,家家都几口娃,虽然,比张家凹那农村家庭,好十万八千里,不用顿顿吃红薯,但是除了吃饱饭,这个年代,普通干部家庭的孩子,基本没有任何特权,补丁衣服照样穿!
胡小年和黄鹤两人在路上就已经商量好了,两人这次下定决心,决定接受莉浩公司的第二种方案,那就是直接入股燕京分公司,就按一百万的公司价值算,两人出四成,也需要四十万,而两人这全部身家加起来,也就六万块多一点,这还是现金,还得把手上那一批货处理后,算上利润才有!
所以两人分开行动,胡小年去找朋友和家里人商量凑款的事,而黄鹤去联系市场同行,他除了自己摊位销售外,还在做二道贩子,赚一点中间差价,把秋装和棉衣分给同行,这种事情从牛仔裤大卖,就已经进行了!
胡小年在家排行老六,所以不管在家里还是在外面,他的本名胡小年是没人叫,人家直接开口就是小六子!
这不,胡小年刚走进大院,迎面而来的一人就把他叫停住了。
“小六子,急急忙忙干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