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梦松是理工男不假,但不代表他情商低,他如果是个情商低的人,上辈子也不可能取得那么大的成就。
在这个场合,当着这么多委员会主任、总裁、副总裁的面,大老板如此抬举他,他既惶恐,又激动。
虽然他博士导师是大名鼎鼎的胡正明,并且博士毕业后,和导师胡正明一同当选美国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院士,但他加入后,也仅仅是存储器研发团队中的一名普通博士研究员。
在干了不到一年,梁梦松就经猎头介绍来到了香江将军澳工业园,刚去的时候年薪十五美元,是他在年薪的三倍。
梁梦松一辈子也忘不了三年前的那一天,大老板来厂里视察,他作为晶圆厂技术主管负责回答老板的问题,然后当场就被大老板破格提拔为晶圆厂的代厂长,年薪百万美元!
年薪百万美元啊!
能拿这样待遇的人在硅谷都找不出一巴掌!
光这份知遇之恩,梁梦松就觉得无以为报,只有拼命干出一番成绩来,才能对得起老板的厚遇!
这三年来,他几乎就住在了晶圆厂。
从厂房建设、人员招募和培训、设备安装和调试、第一炉单晶硅棒成型,第一片晶圆切割打磨抛光,第一次流片成功,第一次成功完成封装测试,直到第一枚量产p封装下线。
从开始建厂到月产5000片6英寸晶圆和2000片8英寸晶圆,他只用了不到两年时间,可谓神速了。
或许有人对这个速度没有什么概念,那就举两个同时期的例子。
一个是1990年8月份启动的“908工程”,总投资20亿元人民币,其中15亿元用在华晶电子,建设月产能12万片的晶圆厂,另外5亿元投给9家集成电路企业设立设计中心。
然而,这个被寄予厚望的“908工程”,光审批就用了2年!
然后讨论是否从&p;p;p;p;p;p;p;p;p;朗讯引入最先进的09微米生产线和技术,花了整整3年时间才定下来,再加上建厂的2年,从立项到投产总共历时7年。
建成时,华晶技术水平已经落后国际主流技术水平45代,投产当年亏损24亿元,成“投产即落后”的典例。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李家坡,他们同样在1990年投资特许半导体,仅用2年时间建成,第三年投产。
将军澳晶圆厂一期工程2条6英寸晶圆生产线和1条8英寸晶圆生产线,前者主要生产123微米制程的晶圆,后者主要生产1微米制程的晶圆。
1990年年初动工,10个月时间完成厂房建设,6个月时间安装设备调试,6个月时间技术培训和试生产,从动工到投产只用了22个月!
在这期间,又启动了二期工程,同样2条6英寸晶圆生产线和1条8英寸晶圆生产线,现在已经进入了设备安装调试阶段,一切顺利的话,最早今年年底,最迟明年春天就能投产。
梁梦松却觉得自己很对不起老板,辜负了老板对自己的殷切期望。
将军澳晶圆厂的技术是老板花大价钱从&p;p;p;p;p;p;p;p;p;引进的,光4条6英寸生产线和2条8英寸生产线投资就将近10亿美元,工艺技术授权费用5000万美元,再加上研发费用,总投资超过了10亿美元。
如果再算上晶圆厂地皮的钱,15亿美元都打不住!
大老板砸了这么多钱,可他拼命努力,8英寸1微米制程的晶圆良率始终上不去,只有不到30。
大多数晶圆厂能将良率维持在八成左右已经是非常困难的事情了,但三成的良率根本无法量产,成本太高。
于是他向&p;p;p;p;p;p;p;p;p;求助,结果&p;p;p;p;p;p;p;p;p;的技术代表高傲地告诉他,5000万美元只是工艺技术授权费,其他的他们一概不管。
当然,&p;p;p;p;p;p;p;p;p;可以包教包会,但必须再支付1亿美元的技术服务费。
听到&p;p;p;p;p;p;p;p;p;的技术代表狮子大开口,他差点一口老血喷出来,气得他目眦欲裂,恨不得把那个白皮鬼生吞活剥了!
1亿美元,你怎么不去抢啊!
可再生气也没用,因为他知道,对于半导体工厂而言,制程是技术,而良率才是其中的关键技术诀窍。
他本打算自己解决良率问题,但当时距远望计算机正式发布还有不到半年时间,时间不等人。
最后,他只能接受了&p;p;p;p;p;p;p;p;p;的这个不平等条约,终于顺利地将良率提升到八成。
但他根本高兴不起来,因为这个结果是1亿美元换来的!
丢人,窝囊,这是他的耻辱!
尽管如此,大老板上次视察晶圆厂的时候,不仅没责怪自己,反而安慰他不用着急,一步一个脚印慢慢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