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一直没时间看,想到明天要跟沈崇山商谈半导体芯片产业发展基金的事情,他赶紧将资料翻出来,打算晚上睡觉之前仔细看一遍。
这个基金于1991年5月份正式成立,至今还不到两年时间,短期内傅松其实对它并没有抱太大期望,因为他很清楚国内半导体产业的现状,跟西方国家尤其美日之间的差距有多大。
集成电路产业是高智力、高投入、高风险行业,随着技术的发展,“大者恒大,赢者通吃”的马太效应在全球的集成电路产业界进一步显现。
傅松之前一直以为中国的集成电路产业是在改革开放后才落后的,因为上辈子他就在网上看过很多人说,改革开放前的六七十年代,中国的集成电路产业有多么多么先进,就算落后美国,也只是落后三四年时间。
但这两年随着掌握的一手资料越来越多,傅松这才明白,改革开放前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取得的那些所谓“成就”,其实有很大的水分和取巧之处。
80年代之前,国际集成电路产业还没发展到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时代,国内靠不计成本的硬堆和人工打磨,几乎在每个领域都有各种紧跟国际前沿的型号。
这种方式,一开始还能够模仿出来,但随着集成电路越来越复杂,国内就越追越吃力。
原因无他,技术的发展是呈金字塔结构的,一个技术尖峰的下面,是大量的基础技术,而这些基础技术需要有产量来支撑。
军用可以不计成本投入硬堆型号,民用可以吗?
难道靠实验室里的半手工方式来堆产能?
这其实与远望科技要出海竞争一样的道理,没有足够大的市场容量,根本无法支撑起技术的迭代更新。
就比如中国的5技术,之所以能够走在世界前列,是因为我们拥有全球最大的4网络。
我们形成了丰富的使用经验,培养了大量的设备供应商,这样走到5上才能游刃有余。
80年代之前的中国,这个型号也要搞,那个型号也要搞,每个型号出来只能造三台五台。
这样的产量,根本不值得制造专用设备,于是就搞“苦干加巧干”。
前一代这样出来了,后一代呢?再往后呢?
而这种“投机取巧”的陋习,在科研界过去存在存在,现在存在,并且还延续到了几十年后。
正因为如此,傅松虽然心里着急,但也从来不奢望单单靠一个产业链基金会,就能改变这一切。
科学研究从来没有捷径可走,必须实事求是,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那些所谓的“弯道超车”,基本上都是扯几把蛋,有几个是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