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不,你们都误会了!”
别说辽国群臣,就连耶律贤也蹙起了眉。
他虽然一意想要跟宋国修好,但他的底线就是,北汉必须要保。
宋国攻晋阳,那大辽必定要援。
宋国无意吞并晋阳刘氏,那辽国可以跟宋国继续友好,甚至互相贸易,时常往来。
孙林神情很是诚恳,他拱手一圈。
“诸位,这不是军事调动,而是军事演习。”
“演习?”
“没错!”
“何谓演习?”
孙林心念电转,迅速想好了说辞。
“是这样的!军事演习这个想法是我提出的,也是我推动付诸实施。”
“自江南平定之后,宋军人困马乏,大多厌战,这天下,也该到了和平的时机。”
“尤其是割据两浙的吴越国王以及漳泉的陈洪进,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提出主动归土,真是英雄所见略同。”
“但和平,并不意味着刀枪入库、马放南山,自废武功的话,何以维护边疆?当然,我不是在质疑辽国与晋阳对宋国有所企图,而是以史为鉴。”
“汉时张衡说,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文恬武嬉,武备松弛,乃自取灭亡之道。”
“不欲穷兵黩武,但也不能因噎废食,合理的武备还是需要保持的。天下虽安,忘战必危。”
“《司马法上说,国虽大,好战必亡;天下虽安,忘战必危。《易经上说,君子以除戎器,戒不。夫兵不可玩,玩则无威;兵不可废,废则召寇。昔吴王夫差好战而亡,徐偃王无武亦灭。故明王之制国也,上不玩兵,下不废武。”
“长胜之军,必身经百战。但兵者,凶器也!总不能为了军队保持武备,便时常向周边开战吧?”
“这可不行啊!毕竟,大辽与我大宋,刚好互派使节。我在大辽受到如此款待,实在感念耶律官家与萧皇后的盛情,总不能回到宋国,转脸就要跟大辽兵戎相见吧?”
孙林环顾四周,目视室眆等辽国重臣。
室眆等人纷纷点头。
的确如此!
像大辽,年年便要各种围猎,这才保持骑射功夫不堕。
“晋阳与大辽关系莫逆,先前因为晋阳,我大宋也几番与大辽起了纷争。既然大宋现在与大辽交好,那晋阳作为大辽的兄弟之邦,我大宋怎能贸然兴兵?”
耶律贤等人若有所思。
耶律斜轸与耶律休哥等军中悍将,也纷纷点头,不再像先前那般气势凌人。
“所以,我效仿契丹春秋围猎,搞了个军事演习。所谓演习,便是假定某些意外情况,需要用兵,那便以实战的形式,来一场综合训练。”
耶律斜轸插嘴,“也就是说,先前我们军中操演,沙场秋点兵,现在是什么都能训练?假定大辽南下,宋军便真的提军北上?粮草军器都要如此?那不是靡费军资么?”
“就是,一场军事演习,需要花费多少钱财!这华而不实啊!”
室眆连忙咳嗽一声,中气十足道:“照我看!这军事演习大有可为,我们大辽,或许可以借鉴一下。”
他挤挤眼睛,耶律斜轸等人顿时会意。
这大宋皇子志大才疏,只怕也是杨广之辈,想出来这个军事演习,简直就是靡费军资,虚耗国库。
长此以往,只怕大宋财力大受影响,后患无穷。
为了不发动战争,便搞军事演习,这不是傻?
室眆等人思虑了一番,觉得大宋皇子随口就能说出一大套,说明是深思熟虑过的,看来真有军事演习这回事情。
看来,宋军的确是在军事演习,而不是针对晋阳想要用兵。
毕竟,宋国皇子在幽都府,要是形成误判,不是坑了自家皇子么?
又或者,是宋国搞政治斗争,想要故意坑害自家皇子?
李继隆跟尹继伦都清楚对晋阳的军事行动已经开展,但是皇子却能鬼扯一番所谓的军事演习,蒙蔽了辽国君臣,简直让他们佩服的五体投地。
“耶律官家,这次出使,我有所感悟。宋辽两国,应该增强高层互信,建立军方联络机制。高层定期互访,比如明年辽国高层访问开封,后年大宋皇帝访问幽都府。军方市场保持联络,也就不会出现宋国军事演习,结果辽国以为宋国要对晋阳动武,这样就可以避免战略误判……”
孙林反正忽悠了一大通,便继续忽悠,张口就来。
他这也是为了自保。
就怕萧绰这个娘们发狠,最后关头将自己扣留。
虽说他说的不太可能实现,但还是成功的唬住了契丹君臣。
这有点意思。
至少,说明人家大宋现在没有心思对北汉动武,也真心想跟大辽交好。
要不然,也不会费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