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心情有些激动。
自从来了开封一月不到,一直在忐忑不安,无一日不惊恐彷徨。
更有失国受辱的悔恨莫及。
心情一直郁郁。
没想到今日穿着白布袍而来的宋国皇子驸马给了他一个惊喜。
而这第二个惊喜,则是皇子亲手拉琴。
他以前也听说过党项有人用马尾做胡琴弦,用胡杨枝拉弦,声音暗哑,能做哀声。
但这并非主流,所以也就没加关注。
今日亲耳听到孙林用竹弓拉胡琴,着实让他惊奇。
而且,这声音不仅悦耳悠扬,婉转呜咽,与他此时心情相合,顿时喜欢的不行。
孙林拉的曲子是《良宵》。
若说二胡曲子,当世第一的当然是《二泉映月》。
但拉给李煜听,只能让李煜更加郁郁难受。
这《良宵》轻快悠然,洒脱自如,让人心头愉悦。
他本性也不喜欢太悲伤的曲子,相反性情开朗,喜欢些欢快的曲子。
其实刚开始拉有些生涩,毕竟他小学初中拉了几年,后来就几乎没怎么拉过。
“这曲子叫什么名字?”
孙林刚拉完,李煜就迫不及待问。
“《良宵》,在兴元待了三年,也与家人别离太久,闲事思乡,便拉此曲,就当是合家团聚。”
孙林随口瞎扯。
但马上就意识到这恰好又戳到李煜痛处。
李煜脸色一黯,但受了孙林的感染,展颜道:“还望日新将曲谱抄录一份,往后我思乡,便也拉上一曲。”
既然人家皇子驸马都坦荡到穿堂进府,不惧任何危险,在他这宅子安坐,他也没什么好遮掩。
思乡就是思乡,故国初灭,万般俱在,只是他见不到而已。
王承衍随手就掏出曲谱,递了过去。
“早就知道重光兄会喜欢。”
抛开其他,光是聊聊音乐,就有很多共同语言。
不仅是孙林,王承衍也乐衷此道。
李煜看孙林随性坦荡,王承衍也是和气诚挚的很,暗道莫非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三人就在这书房里品茶,谈论音律,期间更几次互相演奏曲子。
其乐融融。
这么长时间,周嘉敏一直在冷眼旁观。
女人的直觉告诉她,这联袂而来的皇子驸马,都不是冲着她来的。
倒的的确确是冲着她男人来。
想必一个亡国之君,阶下囚,也没什么可以给人家利用的地方吧?
那或许人家来意真的纯粹。
李煜心思细腻,也敏感,自然能感受到孙林跟王承衍没有恶意。
恰恰应了先前那句,同道中人的拜访。
“等会饮宴,我让女英跳舞助兴。”
孙林连忙摇手,“这如何使得?”
“只可惜宫人离散,要不然,让你们瞧瞧我在金陵编的舞。”
李煜一声叹息,有着道不尽的哀恸,与惋惜。
这亡国之恨,的的确确是绕不开的了。
孙林与王承衍互看一眼,也是一声叹息。
“重光兄,乃性情中人也。在南唐时不仅奢华享受,更自由自在,这失国之悔恨,为阶下囚之凄苦,某自然能懂。”
孙林到底是后世人,并不会真的站在赵德昭的立场去理解李煜。
他也打定主意,想要改变李煜,至少不要这么沉沦下去。
之前定下计策,利用李煜来安稳住吴越国主钱俶,但纯粹的利用,他真做不出来。
李煜听得此言,顿时一惊,想要离席请罪。
孙林一把摁住他。
“重光兄,若能骤然排解从国主到阶下囚的失落愁苦,那此人要么非人,要么便是绝世枭雄,绝不可能落到这般境地。”
“相比蜀汉后主阿斗说此间乐不思蜀,重光兄才是真性情。要不然,让江南至今思恋重光兄的士人平民作何感想?”
“既来之,则安之。事已至此,不妨想想,怎么能有善终。”
此时气氛相比刚才,急转直下。
周嘉敏在旁心惊,捧着胸口不知道自己是不是该暂避。
“重光兄,就算你回到金陵,故唐士民仍愿奉你为主。江南土地兼并,你当初欲恢复井田制,后为权贵阻止。江南钱荒,铸铁钱发行,若宋、汉、吴越乃至漳泉,都用铁钱来换江南铜钱,图奈何?”
江南权贵阶层腐朽,以及通货膨胀,是当时南唐两大弊病。
孙林摊开来说,李煜哑口无言。
就孙林在后世学的那些经济知识,用来解答南唐通货膨胀难题,并不难。
给李煜讲解通货膨胀的概念,南唐因为财富逐渐掌握在权贵手中,中央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