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赵匡胤对他这个儿子的了解,辽人再蛮横,多半还是会出于息事宁人的目的,忍气吞声。
没想到,他这儿子表现不错,居然跟辽人当街干了起来。
打伤几个辽使那便如何?
辽使跋扈,就不该得到教训吗?
更何况大宋皇子出手教训。
再说了,就算是大宋皇子跋扈那又如何?
虽然需要他这个老子出面擦屁股,但他还是老怀大畅,忍不住笑了起来。
“辽使伤的如何?不打死就行!还有今日当值的是哪几个班直?私下重赏!”
不会打架的儿子带人打了群架,那肯定是手下打的好,理应封赏。
“还有,抢了人家的马这不太好,还是还给人家吧!”
这打伤了人,还要抢人东西,这就过分了。
孙林干笑两声,“那些契丹人横行街市,弄伤了不少大宋百姓,被我教训之后,不敢跟我放对,只顾落荒而逃,那伤者的汤药费怎么算?”
“爹爹,我是这样想的,这些马是辽人自己弃于街市,乃是无主之物,所以我取之,抵些汤药费,也算是替这些辽人赎罪。”
赵匡胤哑然,这儿子是转了性吗?打架就不说了,还吹牛皮,什么叫教训的辽人落荒而逃,真以为辽人是怕你吗?肯定是怕大宋精锐禁军啊!
还有,伤些百姓,汤药费再多,也不过几贯钱。
马贵啊!一匹军马少说二三十贯,一斗米也就二十三十文钱,算算!
你这契丹使节骑来炫耀的都是良马,少说一百多贯钱,抵得上一百多个禁军一月的工钱了。
还抢了几匹!
真的是!
虽然肚子里埋怨这儿子,但赵匡胤还是很高兴,感觉儿子去了汉中三年长进不少,越看越顺眼。
孙林一听契丹人的马这么值钱,顿时眼睛放光。
他穷啊!
虽然贵为皇子,但实在是穷的要命,要不然也不至于在汉中还要亲自种田。
他老子对他算好的了,时不时接济点,自己要在皇宫种菜吃。
“我已经许了百姓,卖了马就偿付汤药费,这不能说话不算数吧!”
皇子与辽使当街互殴,还能打打嘴仗,就这么双方都给点台阶息事宁人,抢了马不还可不行。
看到赵匡胤依然态度不改,孙林忽然想起自己还有个技能没用,于是尝试着调用技能【献策上中下】。
当年庞统苦劝刘备不得,便用这上中下三策说服了刘备,采用了中策。
“爹爹,这马我有三策应对。”
“哦?说!”
“上策,马先喂着,等辽人上门来索取,收取些马匹嚼用费,用来支付受伤百姓的汤药费。”
“好!上策果然是上策,就这么办吧!”
“不不!您再听听中策跟下策嘛!”
“好!”
“这下策么,就是找几匹驽马,塞给辽人。”
“你这什么狗屁下策,果然是下策,下下策!你当辽人好糊弄吗?”
“就说是他们的马在我们这饿瘦了!”
“你!”赵匡胤气笑了。
第一次觉得这个儿子也有惫懒的一面,不过有着之前的打底,今日儿子胡搅蛮缠,他也觉得是可爱。
他手指点了点孙林,手一挥:“你那中策也别说了,赶紧上策!就这么办了!”
不远处的近侍听着父子两人在这扯皮,都忍不住笑了。
上策是极好的,赶紧实行吧!
别依依不舍那几匹良马了。
孙林正色道:“爹爹,我的中策是,既然辽人是与我交战时丢的马,那便是我的战利品,凭什么归还?不如再战一场,他们赢了,就把马赢回去。”
近侍们都忍不住捂嘴笑了起来。
在他们看来,皇子是想要借着几匹马的名头从皇帝老子身上敲一笔竹杠。
赵匡胤果然哭笑不得,“瞎胡闹!你这什么中策,比下策还要下策!”
孙林眨了眨眼睛,难道技能失效了吗?
不过,赵匡胤又补上一句,“就这么办吧!就中策,中策好!”
说完,他自己愣了一下,觉得有些不对劲。
那些近侍也都傻了眼,不是说这中策狗屎不如,比下策还要下策嘛?
赵匡胤总感觉什么地方不对劲,还特意重复了一句:“上策太急,下策太缓,就中策蛮好!”
一头雾水的近侍领了命,一步一回头的去吩咐执马的禁军,犹自不敢相信,以为是在做梦。
这父子今天是怎么了?
都转了性?
赵匡胤这才细细问起跟辽人冲突的前后始末。
一听冲突完马步军才赶到,顿时大怒:“殿前司不到还说得过去,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