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一早,风玄昊来到青山县第一中学,找到自己名义上的班级。
走入教室发现自己竟然不是来的最早的学生,已有几名女同学,正在小声地聊着什么。
他与这些同学并不认识,因此选择在一个偏僻的角落坐下,闭目养神起来。
过了一会儿,班主任王老师走进教室。
听说,她之前在县第五中学任教,是个教学标兵,带出过很多考上名牌大学的学生。
很多年前,不知何故,王老师自己主动申请调到第一中学任教,一直干到现在,再过两年就可以光荣退休了。
调到第一中学任教后,王老师虽然工作上还是勤勤恳恳,但由于自己学生学习成绩实在一般,这些年来没有再带出过尖子生。
从工作角度上看,王老师在第一中学没有取得过什么像样的成绩。
但从为人师表上,却做得非常好,她对每个学生一视同仁,从不歧视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鼓励每个学生尽自己最大地努力去学习,争取获得上大学的机会。
她带过的学生没有一个会说王老师的坏话,很多离开大山在外地学习生活的学生,回到青山县后都会来学校看望王老师。
风玄昊与王老师接触的次数不多,只是每次期末考试的时候能够与王老师见上一面,说上几句话。
虽然接触不多,但他对王老师的感观非常不错,觉得王老师确实做到了为人师表。
王老师来到风玄昊身边,轻声问:“考得怎么样?”
“正常发挥。”
王老师点点头,继续问:“估计会考多少分?重本应该没有什么问题吧。”
“如果估分没有出现失误的话,七百多分吧。”风玄昊没有隐瞒。
听到风玄昊给出的回答,王老师顿时愣住了。
过了一会儿,王老师盯着风玄昊再次确认:“你确定?”
“确定。”
看着面色严肃的风玄昊,王老师点点头,“之前听老杨说过,你一直都在藏拙。这回我是彻底信了。对了,你想好要报哪所大学了吗?你的分数已经可以随便挑选学校和专业了。”
“想好了。我报燕京大学国学院。”
“为什么不是现在非常火爆的法学院或者计算机学院呢?”王老师奇怪地问。
在这个问题上,风玄昊无法实话实说,只能找一个让人能够相信的理由。
“我喜欢国学。”他说。
“明白了。”王老师不再细问。
在王老师的帮助下,风玄昊直接填报了燕京大学国学院,没有再填报任何大学。
完毕后,风玄昊起身告辞,离K县第一中学,回转云海观。
回到云海观,风玄昊分别向师公纯阳子、三位师父禀报了自己这些时日经历的事情。
当得知风玄昊高考志愿填报的是燕京大学国学院后,三师父柳默然是无所谓的态度,二师父刘浩然是比价积极的态度,大师父秦渊然和李玄通师兄则觉得有些可惜,但也没有说什么。
师公纯阳子知道风玄昊的选择后,也没有说什么,只是说能和几个师兄在一个城市挺好,有事情也可以相互关照一下。
风玄昊还特意前往阿福墓前,将自己近期情况述说了一遍。
--------------------------------------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大半个月过去了,各地高考成绩陆续开始公布。
汉东省高考成绩公布后,立即引起全国媒体的广泛关注,原因是汉东省出现了史无前例的满分文科状元。
各大媒体第一时间报道此事,引起了全国轰动。
很多人不能理解,文科主观叙述题目较多,怎么可能得满分?有人推测可能有奖励性和政策性加分。
知道自己高考成绩后,风玄昊同样十分惊讶。
他在估分的时候,觉得自己数学能够得满分,英语少估了五、六分,而语文和文科综合则都少估了十分。
他觉得自己考上燕京大学问题不大,但没有想到自己会成为全省文科状元,更没有想到会是高考历史上的首个满分状元,心里有些后悔,早知道如此,少答两道题好了。
当一家媒体记者在青山县第一中学进行采访后,写出一篇报道,对风玄昊高考成绩提出了质疑。
紧接着,其它媒体纷纷跟进,先后采访了风玄昊的老师和同学。
除了风玄昊班主任王老师外,其他人都不相信风玄昊能够考得满分,因为这与他们平时掌握的情况极不相符。
全国各地的人们看到新闻报道后十分惊讶和愤怒,认为风玄昊的高考成绩存在猫腻,这是汉东省教育部门的严重失职。
一时间,汉东省教育部门处于风口浪尖之上。
在巨大的舆论压力下,汉东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