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余杭、钱唐、富春。
会稽郡治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口48万,后又分出建安郡)。
领14县:山阴、余暨、上虞、余姚、句章、鄮县、鄞县、诸暨、剡县、乌伤、大末、章安、永宁、东冶。
庐江郡治舒县(今安徽庐江桂元西,人口43万)。
领14县:舒县、临湖、襄安、居巢、皖县、寻阳、龙舒、六安、安丰、潜(去日加鬲)县、雩娄、阳泉、寥县。
豫章郡治南昌(今江西南昌,人口166万,后孙策分出庐陵、鄱阳郡)
领21县:南昌、余汗、鄱阳、郧(去员加枭)阳、海昏、历陵、柴桑、彭泽、艾县、建昌、建城、新淦、宜春、平都、石阳、庐陵、临汝、南城、雩都、赣县、南野。
今台湾岛当时称为夷洲。
○扬州
九江(寿春、合肥都在该郡)人口43万(刘晔)
丹阳(秣陵在丹阳郡,既后来的建业)人口63万(陶谦)
庐江人口43万(周瑜)
会稽人口48万,后来吴又分出建安郡(此郡面积极大,但当时人却很少)
吴郡人口70万(孙氏一族,陆逊,顾雍)
豫章,人口166万,后来孙策又分出庐陵、鄱阳郡(人是很多,以山越为主,经常给孙吴捣乱)
扬州是孙策孙权发家的地方。但当时经济不发达,经过孙氏几十年的开发,使其社会得到加快发展。
十二、益州刺史部(人口568万)
益州,郡、国12,县、道118。计1525257户,7242028口。
汉中郡治南郑(今陕西汉中,人口26万)。
领9县:南郑、沔阳、褒中、成固、安阳、西城、锡县、上庸、房陵。
〔注〕汉中:刘备建了上庸郡,孟达降魏后,为了安置降将,魏分设了新城郡(治房陵)、魏兴郡(治西城),其实这些郡不过一个县的规模。马超败走汉中时,人口只有10万,清时,人口130多万,现373.3万。
巴郡治江州(今四川重庆,人口108万)。
领14县:江州、垫江、安汉、宕渠、宣汉、汉昌、充国、阆中、涪陵、枳县、平都、临江、朐忍、鱼复。
广汉郡治雒县(今四川广汉,人口50万,)。
领11县:雒县、新都、什邡、绵竹、涪县、梓潼、葭萌、臼水、郪县、广汉、德阳。
广汉属国治今甘肃文县。
领3道:阴平道、甸氏道、刚氏道。
〔注〕广汉:后来刘备建立了梓潼、江油等郡。阴平也是从广汉分置出来的
蜀郡治成都(今四川成都,人口135万)。
领8县3道:成都、广都、江原、临邛、郫县、繁县、广柔、蚕陵;绵厩(去既加虎)道、汶江道、湔氐道。
蜀郡属国治汉嘉(今四川芦山东北)。
领4县:汉嘉、徒县、严道、旄牛。
键为郡治武阳(今四川彭山城江东,人口61万,刘璋时分江阳郡)。
领9县:武阳、南安、牛脾(去月加革)、资中、汉安、江阳、符节、南广、僰道。
键为属国治朱提(今云南昭通)。
领3县:朱提、汉阳、堂狼。
牂牁郡治且兰(今贵州贵定县东,人口26万)。
领16县:且兰、毋敛、鄨县、平夷、夜郎、淡稿、谈指、漏卧、漏江、同并、毋单、甸町、宛温、镡封、进乘、西随。
益州郡治滇池(今云南橙江晋城,人口11万)。
领16县:滇池、俞元、胜休、建伶、连然、谷昌,昆泽、同劳、同濑、味县、牧靡、秦臧、挵栋、毋畷(去田加木)、律高、贲古。
越巂郡治邛都县(今四川西昌市东南人口62万)
领15县(道):邛都县、遂久县、灵关道、台登县、定莋县(都尉治所)、会无县、莋秦县、大莋县、姑复县、三绛县、苏示县、阑县、卑水县、灊街县、青蛉县
永昌郡治不韦(今云南保山板桥,人口189万,刘备分出云南郡)。
领8县:不韦、博南、巂唐、比苏、柴榆、邪龙、云南、哀牢。在其西部有濮部部族居住、南部由闽濮部、鸠僚部等部族居住,西南由傈越部部族居住等。
○益州
益州(此时州治为广汉雒县)
汉中(上庸、西城都在其中)26万,刘备建了上庸郡,孟达降魏后,为了安置降将,魏分设了新城郡、西城郡,其实这些郡不过一个县的规模。(这里的降将指孟达、申耽、申仪等)
巴郡(江州、阆中、涪陵都属该郡)108万(张飞曾屯于阆中,后李严驻于江州)
广汉(绵竹、梓潼、葭萌都属该郡)50万,后来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