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班子。以前呀,都是把皇子关在这紫禁城里,足不出户又如何能管得好这个国家?你要记住,如果哪一天你手下的人,天天称赞皇太子圣明,那么这个人就一定有问题,肯定别有所图!“
说到这里,朱厚炜加重了语气:”你要记住,这世上没有谁会永远正确,包括你爹也一样,将来也许会犯错误。一个老百姓犯点错误没啥,但如果是一个皇帝犯错误,那将是致命的!千万不要相信有人说你永远正确。如果你相信的话,那肯定是你已经走在了错误的道路上。孩子,我们处在几千年来一个大变局,没有任何经验可以借鉴,每一步都要小心翼翼,战战兢兢,这个民族的未来,很可能你的一个错误,导致不可挽回的损失。切记,切记!”
整整一上午,朱厚炜放下手头的工作,把自己的一些经验传授给儿子,与此同时,其实他也是在反省自己,他现在身居高位,掌握着这个国家的命运,虽然他来自后世,也不敢保证自己不犯错误。在原来的时空,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中国不也同样也走过一段弯路,没有人永远正确,哪怕是穿越者也不敢拍着胸保证自己永远正确。
父亲一番教诲,皇太子朱载康听得认真,深感当皇帝不容易,该学的东西太多太多,他回味一番,感慨地说道:”父亲常说两句话: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听取各方面的意见,才能明辨是非只听一方面的话容易产生片面性。:“兼听齐明,则天下归之。”汉王符:“君之所以明者,兼听也其所以暗者,偏信也。”:“上问魏征曰:人主何为而明,何为而暗?对曰:兼听则明,偏信则暗。从古至今都是如此,兼听则明,果然是至理名言啊!”
朱厚炜欣慰的看着自己的大儿子运用典故,信手拈来,他的儿子比自己更融入这个时代,自己有些地方的确显得格格不入。由此可见朱载康背后下了多少苦功。
为了纪念今天的谈话,朱厚炜特意挥毫写了一幅横幅赠与自己的儿子,希望他能在今后的学习中,保持清醒头脑,谦虚谨慎。这四个字就是:
学务本根。
意思是希望朱载康的学习过程中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的意思是君子专心致力于根本的事务,根本建立了,治国做人的原则就有了。这四个字源自春秋时期孔子与其弟子的言谈“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这个字还内含二重哲理:一是无本则无道、无制度、无体系。二是必须先立本,先把根本性的指导思想和原则确定下来,才可能建立起相应的执行规范、制度和体系。
其实这也算是朱厚炜自勉的话,说心里话,在这个封建时代,管理如此庞大的一个国家对他来说,的确有些力不从心。他也是摸着石头过河,谁又敢保证自己不会犯错?上帝来了都不行!
见了这幅字,朱载康大喜,他恭恭敬敬地捧着字幅回到东宫,马上让人裱起来,挂在自己的书房正中,时时揣摩父亲的深意。
转眼就到了三月底,这一天,大明四年一度的抡才大典春闺会试已毕,这一天会试已毕,郑纪离了考场号房走上大街,真有大病初愈之感。强烈的阳光照着一个个面色苍白的举子,好像整个街道都在摇摇晃晃,晃得人头昏眼花。
街上的人以猜测的目光,看着这群从考场上走出来的“天子门生”,打量着他们其中哪一位会成为大明帝国的擎天柱。老百姓的想法很单纯,他们盼望着国泰民安。
郑纪跌跌撞撞回到瑞来客栈,已是未牌时分。郑爽带着伙计们在店门口迎接,见了他,忙上前打拱说道:“恭喜二少爷,这一回可是要独占鳌头了,怎么也不雇辆马车,就这么走着回来了?”
一边说一边叫伙计们打热水来,让他洗脸洗脚。郑纪勉强笑着,便依傍着柜台坐下,说道:“多谢吉言,闷了几天,我想透透风,溜溜腿,就走着回来了。”正说着,林俊笑吟吟地从后头出来,忙上前也见了礼。
郑纪笑道:“你好快的腿脚,看这副样子,文章做的可得意?”
林俊皱了一下眉头,说道:“我的文笔本就平常,胡乱写了篇策论,缴上去塞责罢了。”
郑纪笑道:“呵呵,连着两次科举,咱们兄弟都没得彩头。今日策论,我这次倒是破罐儿破摔,哼哼,真给他来了一篇。”
众人听他如此说,不禁呆了。郑爽忙道:“好我的二少爷,您怎么尽捅马蜂窝。那主考就是齐王的亲信费宏!他是大力发展商品经济的绝对拥簇者,您取功名,管他什么吏治不吏治!”
林俊也只跌脚道:“大哥过于耿介,怕是要吃亏的!”
郑纪却是漫不经心一边用温毛巾擦脸,一边说道:“国家取贤才,便应允许立言不讳。怕什么,我讲的是事实,又没诋毁朝廷!”
郑爽听了心中暗暗叫苦,摇头道:“朝廷?现在齐王殿下就是朝廷!费阁老是正主考。这样的策卷帘官也未必敢拿给齐王看呢!”
郑纪将两脚泡在盆子里,冷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