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的贸易和发展,东吁王国的海军拥有三百艘大小战舰,其中还有学习自葡萄牙人的小型桨帆船。不少葡萄牙人也以雇佣兵身份,为这个王国提供海军和炮兵力量。菲利普能够成为雇佣军小队的首领,说明其在先前已获得了低级军衔与地位。
同时也说明,他应该已经完成了合约规定的服役期限,但希望继续留在东方寻找更多财富。这时候的菲利浦麾下仅有三艘小型划桨船和不超过五十余人的士兵。但他们却可以为地区内的任何君主,提供近代化的军事技术与战力。
毕竟在这十六世纪初,任何缅甸势力想要崛起,都免不了雇佣葡萄牙士兵作战。譬如,隔壁经常与缅甸人为敌的泰国人,同样依赖葡萄牙枪炮与防御技术。
在一次非常成功的作战中,东吁军队联合的北方的阿瓦王朝一起动手,成功占领并分割了缅甸南部的勃固王国。作为重要贸易港口的沙廉,就被交由菲利普和他的雇佣兵小队驻守。到1514年,菲利普更是被任命为当地的总督,成为了权倾一时的人物。
菲利普的野心很快就随着成功而增涨起来。因为任何人都会发现,东吁王国的地区海权霸主地位,完全仰仗于他们引进的葡萄牙雇技术和佣兵。在此之前,缅甸各地虽然能自己仿造各类东西方火器,但整体水平还是不容乐观。
自从印度的葡萄牙人在1505年开始北上,缅甸的整体军事水平被忽然拉高了一个层次。不仅有了近代化炮兵和战舰,原来的混合结构城防设施也被更加坚固的石头要塞替代。缅甸军队实力的快速提升,这也是这十几年来,缅甸南郭某些诸侯离心离德的根本原因,比如东吁的明吉瑜,自从他的军队全火器化后,就有些膨胀。就真以为自己翅膀硬了,可以飞了!
在海外拼搏的葡萄牙人,经常会自己结成脱离本国政府控制的小团体。因为在本国旧贵族官吏体系内,他们获得收益是非常有限的。但凭借自己掌握的近代技术,就可以在列国间游走,换得利益的最大化。一些人甚至会铤而走险,成为连自己人船只都要攻击的海盗,并皈依回回等其他宗教,放弃自己的原始信仰。
葡萄牙人的到来立刻提升了缅甸各邦的军事水平,但菲利普非常清楚一点,自己的实力还不足以强大到和本地国王立刻翻脸。因此菲利普去往印度的葡萄牙首府果阿,准备将自己控制的沙廉港口献给印度总督。这样,菲利浦自己可以继续保有沙廉的利益,并获得果阿援军的帮助。
1516年,菲利普顺道返回了本土。在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统治下的葡萄牙,他获得了众多封号头衔。包括“沙廉司令”、“勃固征服者”和“勃固国王”。显然,葡萄牙王国的政治家们明白,增援沙廉是一件困难而并不划算的事情。
首先,缅甸名义上属于强大的大明,一旦陷入过深,挑起两国的争端,大明帝国的怒火是葡萄牙王国根本无法承受得起的。其次,他们更需要在其他地方对付奥斯曼海军、亚齐苏丹的海盗和荷兰人的劫掠船。所以,赐予其副王身份去代行国王职责,实际上也暗含了爱莫能助的意思。
1517年,企图收回沙廉港口的东吁王明吉瑜派出五十艘阿拉干战舰抵达沙廉港。此时的菲利普手下人数有所增加,并有了四艘小型桨帆船战舰。他们主动出击,在阿拉干舰队必经之路上的海伊岛设伏。结果,毫无准备的缅甸人瞬间就被突袭击垮。
虽然东吁王明吉瑜的船上也有进口的小型火炮,但在战术素养方面完全不是葡萄牙雇佣兵的对手。负责指挥舰队的东吁大将哈蒙,也在混乱中被菲利普俘虏。
这年的下半年,东吁王国被迫用五千大明正德金币将哈蒙赎回。沙廉的葡萄牙小据点也正式获得了独立。但吃了大亏的明吉瑜并不准备善罢甘休,他在第二年准备派人北上联络曾经合作过的阿瓦王国,打算联合起来两国同时出兵,夹击沙廉。
但这里有个问题,要进入对方的控制区,就必须通过沙廉海域后才能沿着河流北上。结果,二十艘阿拉干船只再次遭到葡萄牙人的预防性拦截。在一场短兵相接之后,菲利普的佣兵又笑到了最后。
不过帅不过三秒,菲利普开始倒霉了!正德皇帝也看中了沙廉这个港口城市,从制定南征计划开始,沙廉港就是大明帝国内定的印度洋上的军港,岂容葡萄牙人在这里逍遥快活。
正德十年五月初十,大明帝国印度洋舰队五十艘最新铁甲战船直接上门来找茬了!菲利浦的小队以及他率领的当地驻军根本不够给大明海军塞牙缝,一轮炮火猛烈的洗地,菲利浦这帮葡萄牙人直接就跪了。不跪不行啊!
菲利浦赶紧派人打着白旗去城外谈判。大明战舰那些火炮太邪门了!太尼玛准了!威力太大了!一轮火炮下来,九百人多葡萄牙雇佣兵就已经报销了一半。再打下去,一个都剩不下!
不过谈判还没结束,城内的缅族土兵突然叛变,打开了城门,大明军队下午就攻入城内。准备投降葡萄牙人一个也没跑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