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愤愤不平的大宝报告齐王后,朱厚炜刚开始还没太在意,只是直接派了钦差去彻查!钦差很干脆的查清楚是怎么回事了,这个案子其实一点也不复杂,据说,凶手是知县老婆的侄子,所以他有意包庇,但这个知县似乎有些蠢,竟然用这么个奇葩的方式来包庇,明眼人都能看出是有漏洞!
结果自然不用说,真凶被正法,而那愚蠢的“临邑知县”呢?自然也被法办了!不过蠢到这个程度,竟然还能做到知县,这也确实令人无语。本来这件事已经告一段落。但正是这种令人无语的细节,让骆文从中看出了端倪。
这么一件简单的案子,怎么可能来来回回四五趟都定不了案。而且他最奇怪的是,德州知府、大理寺卿都在有意遮掩什么,案子的漏洞人人视而不见,仅仅只是把案子打回。这一举动,实在耐人寻味。按说一个小小的县令,应该没有这么大的能耐吧。
尤其是大理寺,按规定案子被连续驳回的话,那就属于“疑难案子”了,是要转给大理寺负责的。可大理寺的大大小小官员却如同一个个都瞎了眼,对这件明显错漏的案子视而不见。如果这里面没有猫腻,打死骆文都不信!
因此,骆文就像闻到了血腥味的狼盯上了这件案子,他特意请示了齐王,指出案件中的种种疑点。朱厚炜听了以后,也觉得这件案子有些蹊跷,便同意廉政公署设专案组继续秘密追查,并直接任命骆文为本案的主管,这才有了今天的这一幕。
至于这个少年,那可就来历不凡了。此人名叫俞大猷,晋江人,1503年出生,今年才十五岁,别看他年纪早已经是一名从六品的千户军官了。他是齐王从皇家军事学院毕业生中挑选出来陪伴太子的贴身侍卫,俞大猷年纪虽武艺在军事学院里可是第一高手,这两年,各大军校举办的散打擂台赛中,这家伙连战连胜,就没有败过一场。
俞大猷年幼时家里虽然屡告贫乏,但他却意气自如。父亲病逝后,俞大猷放弃学业,继承了百户的世袭职务。恰逢正德六年福建进行军改,年仅十一岁俞大猷由于年纪太被免去了官职,只保留官职俸禄,送到了登莱少年军校学习,成年后再授予官职。
谁也没想到这家伙挺能耐的,三个月后,就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皇家军事学院。冲龄少年以状元的成绩考入帝国最高的军事院校,当时就引起了京城轰动,老百姓看到这小小少年如此厉害,都说他是天上的将星下凡。
这么大的新闻,自然而然也传到了齐王的耳朵里。朱厚炜一看名字就乐了。俞大猷,这不熟人嘛!果然是金子总会发光的,不管时空如何改变,有能力的人总会脱颖而出。从此后,齐王非常关注他的成长,等于是在他那里备了案。
皇家军事学院的教育长赵本学也很喜欢这位少年,破格收他为关门弟子。原来的时空,赵本学也是俞大猷的老师,专门传授他兵法。而在这个时空,机缘巧合下,师徒两人又走到了一起,这不得不说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今年六月,俞大猷刚毕业,就被朱厚炜点名要了过来,杞他安排在太子身边当亲卫首领,过些日子状还要组建新的东宫六率,俞大猷肯定会成为东宫六率的军官,甚至可能是统领。可以预料这小子将来前途无量,所以在北京的官场上,没有人敢小觑他。一般的官员见到他,都要客客气气的。
这次他跟着骆文过来,也是受了太子的指派。朱载康看过卷宗后,也觉得这件案子很蹊跷,少年人本身好奇心就强,朱载康便想自己微服私访,亲自去查个水落石出。不过他今年刚满八岁,齐王朱厚炜肯定不会让他胡来。第一次打了他的屁股。可是,大宝思来想去,还是不想放弃,自己不能去,那就把自己最信赖的俞大猷派过来,跟着骆文一起办案。
说来也搞笑,骆文虽然比俞大猷大九岁,但官职级别却比俞大猷低了两级,现在可不讲宄文贵武贱了,谁敢这样?齐王就会扒掉谁的官服。所以现在文官都收敛了很多,没人敢犯这个禁忌。
从六品对正八品,俞大猷在骆文面前那就是上级领导。而且让骆文头痛的是,俞大猷还是个话唠,整日里说个没完。骆文自己恰恰相反,是个闷葫芦,长官问话,你不可能一句不答吧,即使在迂腐的官僚也做不到这一点,起码的礼貌总还是要讲的。何况这骆文并不傻,他只是性格使然。
这一路过来对他来讲,简直是种煎熬。俞大猷的啰嗦让骆文头痛不已,这小子古灵精怪的,又特别爱打听。骆文总想摆脱俞大猷一个人去办案。可不管他想多少办法,俞大猷就像块牛皮糖一样粘着他,骆文都快被逼疯了。所以两人在一起才这么不伦不类。
言归正传,两个人出了街口,就上了一辆出租马车,一路向城外驶去。上了车后,俞大猷闲不住问道:“老骆啊!昨个在州衙看卷宗的时候。你是不是瞧出了什么端倪啊。说出来分享分享。今个路还远着呢,咱俩先唠唠嗑。”
“我没什么好说的。”骆文本不想搭话,可他也知道这小子难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