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八十七章太子的教育问题  大明皇弟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宫里面的环境非常不适合孩子的健康成长,如果再这样下去,真的会毁了他。不管怎样,他必须做些什么,否则,他会抱憾一生的。

朱厚炜蹲了下来,平视着自己的儿子,柔声说道:“我家大宝是个善良的孩子,阿爹很开心!大宝你听着,阿爹知道你好强,喜欢把事情藏在心里。这样很不好!你不快乐的时候,要大胆说出来,至少要跟阿爹说,阿爹肯定会帮你,你要大胆的说出心里话,你就不会过的这么累。“

大宝犹豫了一下,说道:“可是阿爹,孩儿要是不住在宫里,太后和母后,还有父皇,都会不快乐的。孩儿不能这么自私。”

朱厚炜眼圈有些发红,这孩子太懂事了,懂事得让人心痛。他想了想,婉转地说道:“大宝你能够这样想,爹爹真的很开心。你是个孝顺又懂事的孩子,爹爹为你骄傲。可是啊,爹爹还是希望你能够开开心心的长大。“

略一思虑,他继续说道:”这样吧,下午阿爹去跟太后商量一下,以后每个月你一半时间住在宫里,一半时间回到家里。而且你住在宫里的时候,阿爹还让小宝进宫来陪你,你们兄弟两在一起,这样你就不会觉得孤单了。好不好?”

“可可是太后和母后会答应吗?”大宝有些犹豫。

“放心吧!太后和母后是爱你的,只要大宝能快快乐乐长大,她们肯定会答应的。”

朱厚炜安慰道,脸上带着轻松的微笑。心里却在暗暗咬牙:特么的,敢不答应,我就撂挑子,带着儿子远走高飞,不陪你们玩了!

这天下午,朱厚炜果然去了慈宁宫,没有人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最后太后和皇后”很爽快”的答应了让朱载康在宫里住一天,隔天住齐王府,朱载康知道了确切消息后,高兴坏了。只不过他不知道,整整一年多时间,这位满脸慈祥的张太后再也没召见过朱厚炜,夏皇后也看这位小叔子不顺眼。

李东阳和毛纪两位大学士也得到了齐王的通知,以后他们的课减少到一个月只教三次,首辅李东阳气冲冲的去问齐王原因,被齐王一句话怼了回去:本王准备教孩子真正的帝王之学,没时间学你们那些之乎者也。

最终,在齐王的坚持下,关于太子的教育问题,最终所有人都只能够向他妥协。大家都知道,这件事最主要等到正德皇帝归来,才会有一个定论。

正德十年三月,顺利与王通会师后,正德皇帝对安南和缅甸的形势已成竹在胸,他并不急于前进,经过仔细研究后,正德皇帝决定先搞定安南,他与王通分兵,自己从广西走水,出北海直奔升龙府,王通从云南走陆路直赴谅山。半月后,王通率大军进至慈廉州,破喝门江,克广威州孔目栅,在咸子关击败安南军。安南贼军聚集战船六百余艘,退保江东南岸。正德皇帝所率领部将陈旭等以南海舰队为主力进攻,一百多艘军舰万炮齐鸣。大破其众,擒其将帅二百余人。追至太平海口,安南将阮景异又以战船三百艘迎战,复为明军所破。

七月,明军摧枯拉朽攻占升龙府后。正德皇帝再接再厉,乘大胜之余威,派两名指挥罗荣、江福等率龙骑兵先进,自己率领舰队为后继,自黄江至神投海,会师于清化,再分道入磊江,屡败叛军,经过十几天的追击,终于在美良山中活捉黎朝王室共计二十余人,连同他的大臣党羽一起送往京师。

九月一日,正德皇帝实然遇刺,未遂,凶手乃当地土豪贡献的秀女,朱厚照勃然大怒,他派军削平其它各处变乱,斩首数千人,筑成京观以立镇南碑,黎朝大将陈季退屯乂安,在丛林里继续抵抗,不过已经不成气候,至此,正德皇帝得意洋洋的向北京告捷。

接到前方的消息后,朱厚炜并没有特别兴奋的感觉。其实齐王心里明白,打下越南是件很简单的事,关键还是后期的治理。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因为他这次所要做的是恢复汉唐故土。说白了就是吞并。吞并不能说完全没有理由,诸如“此地为汉唐故土”,“受安南官吏请求”等。

但是,安南毕竟已立国近五百年,当地人早已习惯自成一国,直接兼并会面临极大阻力,增加治理成本。当然,也不能说这次吞并就是好大喜功,这次大明朝朝有自己的战略考量。

通过兼并越南,朱厚炜希望提升其在整个西南地区的统治力,并对暹罗,缅甸等地形成威慑,再配合大明舰队巩固其在东南亚后花园的传统地位。而且,十六世纪并不是民族主义的世纪,安南与中国文化相近,如果执政得当,“消化”这块土地也并非不可能。

其实,大明已经错过了一次最好的吞并机会,那就是百年前的永乐朝。永乐皇帝完全有机会把这块土地兼并下来。可遗憾的是,当时的大明朝连出昏招,才导致了后面的再次独立出去。

平心而论,对于如何安置这个地方,永乐皇帝的大明过去还是做了大量工作的,如网罗各类人才送往中国深造,安排官吏时给本地人留名额等。

但总体来说,当年明朝在安南的吏治相当失败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