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微点头。
李荣见了,心领神会立刻捧出圣旨,脸闪过一丝微笑,抬手指了指朱载康,又大声喊了一句:
“有请秦王朱载康出班,快前接旨。”
秦王就是朱载康目前的封号,他和他的弟弟一出生,就被正德皇帝封了亲王,大宝是秦王,小宝则被封为辽王,都是一字的亲王,不仅如此,如今就连还在襁褓中的小佩佩也被封为曹国公主,甚至有了一块封地。由此可以看得出来朱厚照对这几个孩子是如何的喜爱,可以说是恩宠有加,视若己出。
朱载康冲着正德皇帝躬身行礼,然后镇定自若地走下丹陛,行礼如仪,一板一眼的行完朝拜大礼,然后膝行向前几步,口中大声说道:
“儿臣朱载康接旨。”
听到“儿臣”两字,正德皇帝的脸笑开了一朵花,不知不觉中,他的眼睛里隐隐竟然有了些泪花。李荣看着朱载康一板一眼的动作,心中暗暗赞叹,这小娃娃果然是天生贵胄,如此的与众不同。待他行礼完毕,李荣双手把那黄绫卷轴圣旨展开,朗声读道: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自朕奉太皇遗诏登基以来,凡军国重务,用人行政大端,未至倦勤,不敢自逸。绪应鸿续,夙夜兢兢,仰为祖宗谟烈昭缶,付托至重,承祧行庆,端在元良。朕疾患固久,久无子嗣,为江山社稷计,过继齐王长子载康为皇子,实乃顺应天命。
皇子朱载康(??),为宗室首嗣,天意所属,兹恪遵初诏,载稽典礼,俯顺舆情,谨告天地,宗庙,社稷,授以册宝,立为皇太子,正位东宫,以重万年之统,以繁四海之心。
江山社稷,庶政千头万绪。朕思一日万机不可久旷,宿夜无眠,身心俱疲,实感精力不济。兹命齐王持玺升文华殿,日常分理庶政,辅朕抚军监国。百司所奏之事,皆可先启齐王预决之。
布告天下,咸使闻知。
正德七年十月初三。钦此。
李荣读完圣旨,便走下丹墀把那黄绫卷轴双手递到朱载康手中,大宝恭恭敬敬的接了过来。只这一个动作,在场的所有官员都明白,朱载康接过圣旨的这一刹那,他就成为了这个帝国的储君。这一变化来得太突然,以致很多不知情的官员都茫然不知所从。只听李荣弯腰扶起大宝,小心翼翼地护送着将丹陛,然后中气十足的宣布:
“皇太子已就位,众臣参见!”
李东阳率先出班,舞之蹈之后,随即叩见太子,众大臣纷纷随着首辅李东阳大袖飘飘,舞蹈礼仪,诵读颂词。最后整个皇极门外拜倒一片,最后众人齐呼:
“臣等叩见太子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众卿家免礼!”
一个稚嫩的声音在面响起,声音显得稳重而平静。众人这才纷纷起立,李东阳微笑着率先前祝贺朱载康,众臣也纷纷见礼,这小小人儿便带微笑,始终应付自如,让人啧啧称奇。这时候才有人注意到,自始至终,另一位主角齐王都没有出现在现场……
这一夜,整个紫禁城张灯结彩,焰火不断,把这座皇京城变成了一个不夜城。
第二天正午时分,一队刀明枪亮的缇骑兵押着一辆破旧的牛车摇摇晃晃地走出了宣武门。车乱七八糟堆满了箱箧行李物件。车前沿坐着一对形容憔悴的翁媪,一看却是狼狈不堪的原次辅阁老焦芳夫妇一行。
自从钱铁案发后,受到牵连的焦芳便被锦衣卫软禁在家中,他的儿子焦黄中由于收受贿赂,被罢官免职下了诏狱,而焦芳却迟迟未作处理,这几个月来,焦芳困在家里面一直惶惶不可终日。
昨日皇极门大朝会后,缇骑兵就门宣旨,要把焦芳夫妇俩押送回老家,随即就把焦府所居的那条胡同戒严了,一应闲杂人等都不准进去,这也是皇帝的意思,念在焦芳跟了自己多年的情分,没在追究他的罪行,只是让他致仕回乡,算得是网开一面了。
这场云贵总督贪腐案,牵扯的官员很多,从朝廷到地方查出了三百多名官员与此案有关,更不用说云贵地方,基本是没有一个官屁股是干净的,贪腐的总金额超过了六百万银元,可以称得是正德第一案,光是判处斩立决的就不下三十人,首犯钱铁最惨,朱厚照直接让人将他贪墨的一百八十万银元,一层一层压在他的身,就这样活活的把他压成了人干。
正德皇帝接下来使出雷霆手段,趁机整顿了一番吏治,清楚了一些贪赃枉法的官员,清理了大部分积压的案件,由此朝廷的风气顿时一变,连办事效率都提高了很多。至于焦芳,朱厚照还是比较念旧的,他并不太讨厌焦芳,因为这人实在很好用。
不过为了整肃吏治,正德还是搋了他的官职,之前还拨了一队缇骑兵把焦芳看管起来。缇骑兵隶受锦衣卫管辖,专司捉拿押送犯人之责,平常就飞扬跋扈气焰嚣张,如今奉了圣旨,更是吹胡子瞪眼不可一世。
焦府下下的人,平日里也都是昂头三尺,颐指气使惯了的,如今突然遭人白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