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十三章仗义烜赫骆马镇  大明皇弟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黄灿灿的太阳略为西斜,还不到未时,远远就看见骆马镇上人头攒动,料是无事,因叫过几名侍卫领队先乔装打扮进城,待正德一行人远去,自己方带了四五个侍卫远远跟着护驾。

此时未牌已过,黄鹂在树上鸣啭,仲夏的知了幽幽长鸣。朱厚照一行三人步行半里之遥便到了骆马镇。这是个五百余年的老镇子了,自北宋熙宁年间黄河南徙,骆马湖被灌,一溃不可收拾。前头近二百里水路一到汛期,湖水倒涌河中,舟楫便不得通行。

过往行人一向视为畏途,常在此候汛,免不了就有行商坐贾渐渐聚集,竟成一个大镇。正德三人一路行来,见街巷两厢肉肆、作坊、珠宝、瓷器、绸缎、鲜鱼、竹木、酒米、汤店、扎作、仵作、酱料、铁器、顾绣三十六行齐全,琳琅满目,三人看得饶有兴致。

见米店插的标牌是六文钱一斗,正德皇帝不禁高兴地笑道:“这个价钱最好,再贵了穷人就吃不起,太便宜了做农的也吃不消。”说到粮食,朱厚照猛地想到早上起来只用了两块云糕,已过去近三个时辰,笑问刘良女,“你饿不饿,咱们不如找一家酒肆,品尝一下当地小吃,如何?”

刘良女还没来得及答应,何鉴抢先道:“公子,在下早就饥火中烧了。不如就在这附近找个饭店胡乱吃几口,咱们也别走远了,等一下还要见刘云呢!”朱厚照听了笑着点点头,见前头一家大饭店,写着“春风阁”的匾,便踱过来。

朱厚照刚上台阶,不防里头一阵喧嚷,一个伙计双手推着个蓬头小姑娘,连声嚷着:“走走走,出去!讨饭也没个眼色,客人没走,就狗似的趴在桌子底下捡骨头!咱给你米团还打发不了,非要肉汤不可!小破鞋,都照你这样儿,我们生意还做不做了?”

那蓬头小丫头生得很单弱,捧着一只小盆子似的破海碗,踉踉跄跄被搡出来,一个不当心,绊在门槛上,身子一仄,正撞在一个肥胖女人怀里。那女人急忙一闪,小姑娘早摔在阶下,大海碗摔得稀碎,汤汁子撒了一身。

姑娘嘴一撇,“哇”地一声放声大哭。那胖女人叉着腰破口大骂:“小浪蹄子,倒吓了姑奶奶一跳!”围着瞧热闹的人无不开心大笑。刘良女心中不忍拉了朱厚照的袖子一下,眼睛看向那女娃,喃喃说道:“郎君,这女娃好可怜”

“嗯,老何,去叫这女娃跟进来,咱们赏她口饭吃。”正德心里也不是滋味,这里的人竟然如此冷漠,一时间,他对这骆马镇印象差了很多。他见众人有笑有骂有啐的,那么点个小姑娘竟如此受人羞辱,在那边默默流泪,不禁大起恻隐之心。何鉴领命而去,朱厚照牵着刘良女自顾自的跨步进了店。

那伙计见朱厚照高挑健硕的身材,身上的文士袍是冰蓝色的上好丝绸,头戴方巾,上面绣着雅致竹叶花纹的雪白滚边和他头上的羊脂玉发簪交相辉映。摇着折扇气度从容地进来,身后的女人也是千娇百媚,两个人看上去就像是画本上的神仙眷侣,气度不凡。

伙计不敢怠慢,将手中搭布一甩,唱歌似的喊道:“客官来了里头雅座请!”一边让至后边,抹着桌子赔笑道:“客官,想用点什么?”

何鉴带着那小姑娘跟进来,见正德皇帝张口结舌,正有点不知所措,便知道这位爷没点过菜,何鉴便笑道:“伙计,我家公子口味高,驼峰熊掌鹿筋这些料你也没有,中下八珍席能办来就成。”

那伙计一听,把手一摊,笑着显摆道:“客官忒也看扁我们了,备货全着呢!方才送走的两位贵客也这么说,小的就要给他们办上八珍席,谁知他们说说罢了,吃了两条黄河鲤鱼就匆匆去了,你道他们是谁?是巡抚刘大人和蒋河神。”

正德皇帝听了一怔,差点问出来:“刘云这么快就来了?蒋河神又是谁?”见何鉴连使眼色,这才醒悟自己是微服出巡,便笑笑说道:“呵呵,你这伙计有点意思。不过你也别小瞧了我这不当巡抚的,既然你这里齐全,那就办上八珍来!”

“好咧!不过客官得稍候一时,海参发好了就齐全!”见来的是阔主顾,出手又大方,伙计喜得眉开眼笑,答应着就准备往外退。正德皇帝摆手止住了,又侧头问那小姑娘:“你要什么?”

“啊?”那小姑娘不防朱厚照会突然问到自己,半晌,方才红着脸低声道,“求恩公赐一碗排骨足矣”刘良女心细,想到伙计前头呵斥的话,便温声说道:“小妹妹,你不用怕,家里是不是有人病了?”

小姑娘噙着眼泪看着刘良女,默默点了点头。刘良女顿时爱心泛滥,温言道:“我家相公是个好人,最是看不得穷人受苦,今天也算有缘。既这么着,跑堂的,你弄一砂锅母鸡熬汤给这孩子,一总儿算在我们账上。”说罢,又从腰中香包里摸出两块银元硬塞给小姑娘。

那小姑娘倒是没有拒绝,而是款款的行了一个标准的蹲礼。见到这个动作,何鉴心中一动,目不转睛地看着姑娘,突然问道:“你今年几岁?”

“十四。”

“叫什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