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二章盐商谋利淡马锡  大明皇弟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茶客弹了一曲。只见她袅袅婷婷走过去坐下,对着彭韶嫣然一笑,倒是千娇百媚。她素手纤纤拨弄琴弦,开口唱出苏轼的蝶恋花春景:

花褪残红青杏小。

燕子飞时,

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

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

墙外行人,

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

多情却被无情恼

李香兰本就是秦淮名妓,那歌声婉转,媚眼如丝。只唱得彭韶欲火又起,一脸躁赤,那样子倒像是要把这小女子吞的下去。周洪适时地喝了声彩,这才让彭韶从遐想中清醒了过来。

一曲唱罢,周洪赞道:“呵呵,李姑娘不愧秦淮魁首,今日在下得闻,果然名不虚传。这歌声真是宛若仙音,余音绕梁三日啊!”

“雕虫小技。倒让周员外见笑了,倒是要感谢员外选的个好地方,奴家今天算是开了眼!”说罢,李香兰福了福,抿嘴一笑。

此时金乌西坠晚霞渐淡,小秦淮两岸的喧闹声越来越大。彭韶品了一盏六安瓜片,把玩着茶盏对着李香兰递过去一个眼色,李香兰久经欢场,如何不明白彭韶这是有话要和周洪谈,便找了个借口,一个人踱到游廊上,凭栏远眺湖山。

彭韶放下茶盏,瞥了一眼周洪说道:“周员外,说说吧。今天这么大的阵仗,所谓何来?”

周洪微微一笑,从怀中掏出一个没缄口的密札,递了过去,彭韶接过打开一看,里面却是一份户部开具的公函和一张信笺,公函是针对淡马锡市泊司开具的出海凭证,信笺却是荣王朱祐枢写给周洪的私信,只见信中写到:

周员外见字如晤:上月本王与官人京城相晤,促膝而谈,无任欢忻。现在通关文书办妥,所托之事有眉目否,盼能速告。朱祐枢。

此前闻说次辅焦芳亲自写信给漕运总督李嗣,要他就近对周洪多加照拂,彭韶已是吃了一惊,今见荣王朱祐枢的亲笔信,彭韶更对眼前这位周洪产生了敬畏。他没有想到扬州城中还有这等攀龙附凤手眼通天的人物。

他把信笺还给周洪,瞪大了眼睛问道:“怎么?荣王是藩王,也能做生意?”

“嘿嘿,谁都不怕银子咬手,纵是皇亲国戚,概莫能外。”周洪议论了一句,接着说道,“你想想,自从二年前开征粒子田税后,这些藩王勋贵少了多少收入,一些势豪大户都很有意见,但这是皇命,谁也不敢吭声。这一道决策,使荣王每年要往外拿上万两银子,荣王便想寻些外快,贴补这项亏空。于是就找了皇帝要了一个海贸的资格。”

“这出一趟海,能挣多少?”彭韶问。

“如果是一千料的福船,差不多二十万两吧!”

“二十万两银子,这笔生意是不小。”彭韶心眼儿多,私下一估摸,又问,“是不是荣王把这笔生意委托给你做?”

“是的。”

“你打算怎么做?”

“货物倒是没问题,主要是丝绸和瓷器。现在最关键的是先要买一艘海船,最好是千料以上的,招募一批水手。”

“这时间可是有些紧了。”

“时间紧还赶得出来,最难办的是银子。”

“不就是有银子么,纵让荣王赚几万两,你也做得成呀。”

“如果荣王有银子放出来,何必舍近求远,大老远要我承担这笔生意呢?”

“你是说,荣王不给钱?”

“他是说要给,但他把批文都送来了。我不会不开窍,去要他的银子,一条千料船的买卖我肯定要帮他做好,但银子,却是一厘一毫也不能收他的。”

“那”

“彭大人,我想过,这件事我们两人来做。”

“如何做?”

“你设法为我弄点盐引的批文,把这造船和购货的银子赚出来,这里面的利润可大了去了。”

周洪大献殷勤把彭韶侍候了一整天,为的就是说出这句话。彭韶乍一听,脑筋没拐过弯来,没想明白自己的好处在哪里,也不慌表态,而是推诿道:

“今年户部拨下的盐引总额,已所剩无几,我就是有心帮你,一时间也办不成。”

周洪朝游廊上看了一眼,压低声音说:”彭大人,您想想看,我们如果多搞几条船,就打着荣王的名号往淡马锡送货,采购回大明稀罕的东西。这里面的利润有多大呀,来回都可是挣钱,一趟下来至少二三十万两进帐。

彭大人放心,赚出的银子,你我各一半。分到我名下的银子还有焦阁老的一半,我还会对焦阁老讲明,这些银子,是你我共同孝敬他老人家的。”

彭韶心下一盘算:这生意如果做下来,不但每年可赚十万两银子,而且还可攀上焦阁老这个高枝,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

他心下已判了个“肯”字,但嘴里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