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6章 巨舰扬威惩不义  大明皇弟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然发动了兵变,废除了马末沙苏丹,自命为敦墨太苏丹,他代表满剌加王国发出布告,承认本国战败,向大明舰队派出了使节展开和谈。

攻陷马六甲城前,朱厚炜就下达了禁止抢掠民间的命令,这条命令得到了很好的贯彻,进城的士兵对本地居民秋毫无犯,并不像此时其他国家军队一样大肆抢掠。

即使是这样,仅仅是满剌加的国库和王宫,缴获的战利品就不计其数,光是珍宝数以万计,几乎是满剌加王国三分之二的财富。如此丰硕的收获,参战的官兵以及协助的华人都大大的发了一笔财,战后个个都笑的合不拢嘴。

攻占了马六甲的大明军人纪律严明,并不骚扰本地百姓和商户,不仅如此,朱厚炜还命令开仓放粮,在当地救济穷困,发放物质。并维持当地的治安秩序。

舰队的文职官员在当地大力宣传这次战争的正义性。宣称是马末沙苏丹挑起的战争,大明军队只是为了收复被苏丹非法占领的旧港宣慰司,并不打算占领这里。

整个占领期间,大明军人仁义之师的形象,赢得了当地人的好感。马六甲城沦陷了,满剌加各个苏丹国纷纷宣布自立,就这样,立国一百多年的东南亚王国满剌加灭亡了。

一战灭一国,全军上下齐开颜!朱厚炜恍若梦境,笑的嘴巴都合不拢。这特么的简直就是奇迹!

这场大海战像飓风一样传遍了整个东南亚,大明舰队超强的战力,震慑了整个东南亚各国。不到千人正规军打败了三万多敌军,这大明来的是天兵天将吧!什么?整场战役大明军队竟然伤亡了十一人,只牺牲了五名战士。尼玛!我肯定是疯了,这哪里是军队啊?这根本就是神话。

然而这就是个神话!而且得到了证实。就在这议论纷纷中,这支大明舰队已经声名远扬,被东南亚人称作大明的无敌舰队。几个月以后,这支无敌舰队的名声甚至传到了万里之外的印度洋。

五月二十九日,包括敦墨太希首相在内的原满剌加各个苏丹参加了由卫王主持的马六甲和平会议。这些人没有想到的是会议气氛非常友好。整个谈判过程,大明再次表现出不计前嫌、与邻为善的胸怀,表现的十分大度。

会前,朱厚炜主动向原国相,现在的敦墨太苏丹交还马六甲城,并承认各个苏丹的独立。会上,卫王朱厚炜重申大明追求公平公正,对他们的领土没有野心。

只要不损害大明的利益,大明帝国愿意在马六甲海峡与各苏丹国和平共处。不管什么时候,大明不干涉他们的内政,不侵犯他们的利益。这让忐忑不安的敦墨太希首相和各苏丹喜出望外。

经过友好协商,大明如愿以偿地收回巨港宣慰司,根据双方达成的赔偿协议,大明获得了整个淡马锡七百多平方公里的土地,包括周边六十三个岛屿的所有权作为军费补偿。就这样,十一个处在马六甲海峡的苏丹国与大明卫王签订了马六甲和平协议。

五月三十日,在苏禄苏丹的见证下,朱厚炜在三宝颜郑和立的碑边又立了一块巨大的石碑,将协议文本有汉文和阿拉伯文全部刻在上面,作为历史的见证。

获得巨港和淡马锡后,朱厚炜当场兑现承诺,不仅发放了作战奖金。同时任命曾经担任使者,冒险出使满剌加王国的华裔海商福建人张谦出任旧港市市长,在当地组建以华人为主、吸纳部分友好的土著首领担任议员的市议会,负责巨港的日常管理。

本着军政分家的原则,朱厚炜又派出戚宁的儿子戚继善担任本地卫戍司令,并提供了五百支火绳枪,十二门八磅炮,在当地招募华人,组成八百人的旧港城卫军,负责在当地的治安和驻守。

淡马锡今后将由卫王府直接派出官员经营,这里将作为卫王的封地来经营。目前任命起点号舰长吕中为驻军司令,起点号和破浪号两艘战舰将驻守在本地。

朱厚炜还留下两百名海军陆战队组成警卫部队,在本地实行军管,雇佣本地劳工,开始建设城堡,这座军事要塞将命名为星堡或星城,负责扼守马六甲海峡北端这个关键的海峡口。

……

忙忙碌碌,一直到六月中旬,才将马六甲海峡的事情处理完毕。六月十七日,在淡马锡的临时码头,由大明亲王号、威海号、登州号三艘巨舰组成的舰队再次扬帆出海,他们的目标是横渡印度洋,直抵印度大陆。

六月十九日,舰队顺利通过马六甲海峡。再往前走四五天,就该进入安达曼海了,从安达曼海向西,就是印度洋,真正的跨洋航行即将开始,前面等待自己的到底是什么,朱厚炜心里也没底。

别看朱厚炜平时和陈汝、吴满屯、何源等海军军官以及随行的船员水手们说得挺确定,带着三艘古代大帆船玩这种跨洋航行,其实他心里也没底。在这个没有卫星导航、天气预报的时代,横渡大洋还是很冒险的。

印度洋,这个名字现在还没有,因为连印度都没有呢,要到十六世纪中期以后才有印度洋这个正式名称。古希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