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6章 巨舰扬威惩不义  大明皇弟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为了稳定国基,和当地土著和睦共处被视为当时满剌加立国国策。此外,因其与室利佛逝的渊源,满剌加王在国防军事上得到了以海为生的海人rangau之绝对效忠和配合。

满剌加王朝历史上与大明联系密切。明朝同满剌加王国的政治、贸易关系有很大发展,1403年永乐元年10月明朝尹庆南巡,拜里米苏拉拜里迷苏剌遣使朝贡。1405年9月,大明皇帝朱棣封拜里米苏拉为满剌加国王,赠予诰印、彩币、袭衣、黄盖,并应拜里米苏拉请求刻制镇国石碑。

该碑由郑和于1409年用船载到马六甲,立于三宝山上该碑到后世已下落不明。1411年,拜里米苏拉亲自率领妻子和随从540人朝贡中国,进贡麒麟,明成祖赐黄金相玉带、仪仗、鞍马,赐王妃冠服。九月拜里米苏拉王辞行,明成祖朱棣赐宴于奉天门,赐玉带、仪仗、鞍马、黄金、白金等。

此后,拜里米苏拉及其子孙曾多次访问中国。据大明会典的记载,马六甲的贡品有四十余种,其中大部分并非马六甲的产物,由此推断马六甲在当时已经是商贾辐揍之地,举凡波斯、阿刺伯、印度及马来群岛之珍奇异品,几乎尽萃于此。

第二任统治者伊斯干陀沙为了调和与当地土著的关系,迎娶了巴塞公主,改信回教。第三任统治者斯里马哈拉加仿效室利佛逝的遗制,建立起马六甲典章制度。第五任统治者苏丹目扎法沙在位时将回回教定为国教。

马六甲的繁荣引来了暹罗的入侵,因拒绝向暹罗进贡,满剌加王朝遭到暹罗两次进犯,四朝首相敦霹雳unerak派敦他拉尼前往暹罗修好。极力推广回教的马六甲后来更取代巴塞asai成为回教的传播中心,获得“小麦加”的美誉。

随着回教势力的抬头,印度宗教派与回教教派的争端逐渐加剧。首相敦霹雳致力于调和两者的关系,敦霹雳也采用了许多印度的制度,使马六甲的行政更有效率。这段时期是满剌加王朝历史中的黄金时期。

逐渐地,马六甲海峡取代了克拉地峡rashus地位。马六甲从渔村成长为该地区最重要的港口,吸引来自爪哇、印度、阿拉伯和中国的商人,作为两次季风之间中印贸易的停泊点。

随着大明禁海,在贸易上,当郑和大船队绝迹于亚洲海域之后,满剌加国充分运用了明王朝建立起的贸易网络。卡希姆努力使满剌加王国成为中国、印度和阿拉伯商人之间的重要贸易桥梁。

在原时空里,满剌加王国在十六世纪大航海时代兴起前,成为东亚不折不扣的海洋城市。每年吸引好几百艘船只顺着季风前来贸易,中国人、印度人、阿拉伯人、欧洲人挤满了港口。

从大明帝国来的樟脑、丝绸以及陶瓷,从印度来的织品,苏禄王国的蔗糖,摩鹿加群岛的檀香、丁香、豆蔻等香料,苏门答腊的金子以及胡椒,婆罗州的樟脑,帝汶的檀香,以及马来西亚西部所盛产的锡,统统汇集到满剌加,再转运到世界各地,满剌加俨然是当时商品的全球集散中心。

当满剌加王国一跃成为地方霸主之时,明帝国朝廷采取了严厉的海禁政策,不仅停止政府庞大船队出海的计划,而且严厉制裁私自到东南亚等地的中国贸易商人。

在原来的时空,到了弘治年间,当大明帝国自动放弃海洋,放弃马六甲海峡的控制权,马六甲王国逐渐摆脱明帝国影响之时,西方殖民势力已经来到家门口,传统的王国已埋下灭亡的种子,尤其是到了正德年间,大明帝国真正退出马六甲海峡的时代即将来临,从此中国再也没能重新控制这条黄金水道。

不过在这个时空,卫王朱厚炜来了,他还带着一支目前这个世界上最强大的舰队来了,作为一个穿越者,他怎么会让历史重蹈覆辙?岂会让这条黄金水道控制在异族的手中。这绝对不行!

据他所知,在1488年,马末沙ahuyah出任苏丹,这是一位亡国的昏君。他不理朝政,骄奢淫逸。再加上1499年出任首相的敦墨太希更打压马来贵族,满剌加派系斗争激烈,其实是外强中干,已经到了亡国的边缘。马六甲城去年遭到了葡萄牙舰队的进攻,损失非常惨重。

目前的满剌加国内矛盾重重,外面又面临强敌,可以说是内忧外患,已经处在最虚弱的时候,满剌加有了末世的景象。在原时空,三年后,也就是1511年,这个东南亚强国被葡萄牙印度舰队消灭,从此泯灭在历史的长河中。

朱厚炜绝对不会让历史重演,他要抢在葡萄牙人之前消灭这个松散的国家。大明帝国绝对不会退出马六甲海峡。

这次作战的目标,朱厚炜不仅要收回巨港,位置更重要的淡马锡新加坡也要拿下,不管这个苏丹国怎样变化。马六甲海峡必须有大明军队的存在!

……

弘治二十一年1508年五月,满剌加王国都城马六甲城。

满剌加王国最著名的清真寺,就位于人工修筑的马六甲出海口的半岛上。当海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