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的刺杀没有长枪有洞穿力,剑的劈砍不如刀有威势,而剑的优势在于两者皆备,灵活多变,剑力便弱了。”沈从没想到黄晓兴对兵器武学颇有研究。
“那如果上阵杀敌,入万军之中,练习刀还是枪好!”沈从现在觉得应把剑术排除自己的学习之外。
“沈大人想像吴将军一样冲锋陷阵?”黄晓兴也知道沈从是当朝状元,对他有这种想法很好奇,他认为沈从学习剑术,才符合他书生的气质。
“我幼时便有梦想,驰骋千里沙场,杀敌报效君王!”沈从可是把吴伯言当成对手,怎么可能把他当成自己的偶像。
“要想冲锋陷阵,必是跨马冲锋,长枪又是骑兵利器!”黄晓兴建议沈从练习枪法。
沈从这才突然觉得上阵杀敌,保家卫国,建功立业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
书中都是把名将说成翻云覆雨,阴谋诡计,波诡云谲的儒将风范。
好似忘记了培养一名精锐的骑兵需要付出怎样的代价和努力。
读书其实靠的是天赋,在战争中崛起的名将才是难能可贵。
而习得一身武艺绝不是书中说的那么简单,毕竟书生都有贬低武将的意味,一直推崇的是智将。
好似懂得兵法就能领兵杀敌,实则战场大多靠武将的奋勇当先,再好的计谋如果没有勇士拼杀,不过就是拦在敌军面前的屏障而已。
夏朝的军中也流传着胡人不满万,满万无人敌的感慨。
曾有边关的将士流传这样的笑话,胡人打仗不用脑子最可怕,一旦胡人用脑子,他们能玩的过我们吗!
沈从现在连骑马都不会,枪术更是一无所知。
沈从决定先练习枪术,黄晓兴惯用的是刀法,对枪法研究不深,不过教习沈从倒是搓搓有余。
沈从先练习枪法的突刺和格挡……
沈从也请教过黄晓兴内功的修炼,需要感悟体内的一股气,沈从按照他的方法静气凝神,可是却感悟不到。
黄晓兴介绍感悟气,有先天和后天,经常练习外功,气也会变强,对身体的慢慢感悟,也是有希望感觉气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