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四章 初见  大明建业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应天府京城内,随着太阳渐渐西斜,街上小贩也都在各自挑着担子,叫卖着各种吃食。

经过长时间的步行与介绍说明,明安康舔了舔有些干裂的嘴唇,准备带着朱允炆前往京城定淮门旁,让朱允炆看一下自己找的最后一块地方。

朱允炆见明安康一直在给自己说明介绍都没有顾得上喝一口水,便笑了笑,对着身边众人说道:“走了这么久,找个地方歇歇脚吧。”

明安康听到所说,知道是太孙殿下见自己辛苦,希望自己能够休息一下,心中十分感动。

“公子,出了定淮门,走个15分钟就能到我说的地方,到了那里之后,再休息不迟。”

“好,那我们赶紧走吧。”朱允炆见明安康坚持,便也不再多说,但却加快了自己的脚步。

经过一段时间步行,朱允炆就看到了明安康之前跟自己说的码头,原来这个码头就位于扬子江和南京水道的交汇口,距离南京城的定淮门和仪凤门也都差不太多,可谓是个风水宝地。

朱允炆感叹了一会,见自己等人站在路中间,有些挡路,便走向刚才看到的一家酒楼。

朱允炆在酒楼门前站定,抬头看着上面“醉仙楼”的招牌,心里暗想估计这家酒楼酒水不错,不然应该不会取这样一个名字。

明安康看到朱允炆站在醉仙楼面前,脸瞬间就绿了,赶紧上前将朱允炆拉回来:“殿……公子,不可!此处不可进去啊,不然老爷还不得打死卑下!”

朱允炆看明安康这么紧张的样子,颇有些好奇:“子濯,为何不可进去?”

明安康将朱允炆拉到另一处相对素雅的阁楼前,正准备带朱允炆进去,听到朱允炆的问题,有些挠头。

“公子,这个……这个醉仙楼是青楼。”

朱允炆一听明安康说“青楼”便马上懂了,但是想到自己应该是不知道这个的,便装作不是很理解的样子,问道:“青楼是?”

明安康听到朱允炆的问题,恨不得马上跪下来求太孙殿下别问了,但是最后还是很无奈的回答:“公子,青楼是……”

噗嗤……

一阵听起来非常清脆的笑声传了过来。

朱允炆闻声转过头看去,原来是一个看起来只有十四、五岁年轻公子正准备进乐明楼,听到朱允炆和明安康的对话,感觉颇为好笑,便忍不住笑出声来。

只见一条白色丝带紧紧束着他的一头乌亮秀发,身上穿着雪白绸缎做的深衣,外面则罩着一件未系上的软烟罗轻纱氅衣,一条白绫长穗绦在其腰间若隐若现,上面系着一块羊脂白玉,这身打扮衬着那双明净清澈、灿若繁星的眸子,怎的一个风度翩翩让,让人不得不惊叹他那清雅灵秀的光芒。

朱允炆看到眼前之人的脸色渐渐变得红润,知道有些唐突了,便向其施礼道:“这位兄台,不知为何发笑?”

那个年轻人并没有回答朱允炆的问题,只是在听到朱允炆所问之后白了朱允炆一眼,随后便进入了阁楼之中。朱允炆见此,也没有生气,跟着他一起进去,看到他上了二楼,便也上了二楼。

待到朱允炆进入阁楼之后才发现这是一个专门喝茶的茶楼,其中间位置还有一个高台,上面摆着一个桌子,环顾四周,整个阁楼的摆设基本都是在朝向这个高台,这让朱允炆心中有了些大概的猜测。

朱允炆下意识地找了一个靠近那个年轻人的座位坐下,柳志等人跟着一起,见朱允炆坐定,便招呼小二上茶。

朱允炆坐的是一个二楼靠栏杆的位置,从朱允炆坐的位置往外看,便是江水滔滔的扬子江。

朱允炆看着小二上完了茶和瓜果,便对着明安康说道:“今天真的是辛苦子濯了,看你嘴唇都裂了,赶紧喝口茶润润吧。”

明安康听后连忙谢恩,随后便也不再多礼,拿起茶杯牛饮了一口。

正当明安康准备跟朱允炆继续介绍自己找的地方,刚才的年轻人突然掀开了门口的帘子,走了进来。

云斌等人稍显紧张的将手放在了腰间的刀柄上,见到是刚才的年轻人,便松了口气,但并没有将手从刀上挪开。

“这位兄台,请问有何事?”朱允炆有些疑问他怎么突然进来了。

年轻人环顾了一圈众人,最后将目光放到了朱允炆身上,对其施了一礼,脸上带着些许焦急,开口说道:“在下是徐……徐增寿,因为外面有人纠缠,不知可否再次稍作躲避?如果兄台愿意帮忙,在下之后必有厚报。”

朱允炆听到“徐增寿”这个名字,眨了眨眼睛,总觉得好像在哪里听过这个名字,本来准备好好想想,可看这个人这么着急,便也不再多想,对着他回礼说道:“徐兄客气了,本……本公子并非贪财之人,大可不必如此。如果徐兄有所需要,大可随意。”

朱允炆说完之后便转过头看了一眼云斌,云斌也会意的安排了两个侍卫出去站在门口看守。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