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六章 册立  大明建业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辰时,春和殿。

在这个时间,册立的圣旨已经早早的就送到了春和殿内,交给了朱允炆。

朱允炆看着手上那张黄稠,心中感慨万千。

“大明,我来了,而我的时代,也将从此刻开始!”

“为了不被朱老四夺走皇位,也为了几百年后可以不用学英语,让这片土地上勤劳的人们不用再受战乱之苦、落后之欺。无论这条路再艰辛,再坎坷,我也会跪着走完它,只愿我汉人万世永昌。”朱允炆捏着圣旨的手紧了紧。

“此生不悔入华夏,来生还在种花家。”

此时,随着太阳继续缓缓上升,阳光照在文华殿上色彩斑斓的琉璃瓦上,反射出熠熠光辉,就好像这大明一般,如日方升。

……

正式册立朱允炆为皇太孙需要一系列的准备工作,最后还需要祭告太庙,但是这一系列的事情暂时还都不需要朱允炆担心,朱允炆现在所需要的只是跟着礼部的官员学习到时候册立时要用到的礼节。

而让朱允炆比较意外的是,这次册立老朱居然召诸王一起进京参加。朱允炆一想到马上见到历史上的永乐大帝,也就是自己目前的四王叔燕王朱棣,朱允炆就感到非常紧张。

虽然目前大明还有蓝玉在远征罕东,但是还未开始正式的大规模军事征伐,所以还是有足够的时间让塞王入京的。因此包括刚刚返回藩国的秦王朱樉,其他各个分封在大明各地的诸位藩王也都要入京参与皇太孙朱允炆的册立。

……

洪武二十五年,八月十五日。

在应天府皇城的端门之外,各个文武百官和皇室宗亲都排列着整齐的队伍,顶着夏天的炎炎烈日,等待着吉时的到来。

与此同时,在端门之内,午门外的太庙中,朱允炆也按照礼节,穿着皇太孙的冕服,静静地等待着,等待着皇太孙册封大典的开始。

而大明前太子朱标则在七月十一日便按照礼制出殡,陪葬于孝陵东侧。现在的前太子朱标长子——皇长孙朱允炆,就要在今日之后,接过储君之位,成为大明的皇太孙,未来的大明皇帝。

随着时间缓缓流逝,吉时越来越近。

突然,号角声响起,在天武将军的大喊声中,在京诸王、勋贵、文武百官按照顺序依次进入,缓缓的向着太庙走去,而朱允炆也随之走出太庙。

站在台上的朱允炆看着下方慢慢走过来的庞大人群,顿时豪气干云,不禁地感慨自己记忆中这大明的气节——不割地,不赔偿,不和亲。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随着典礼的继续进行,朱允炆便如提线木偶版,规规矩矩的按照之前礼官所教礼节,一一行之。

在这个过程中,越临近结束,朱允炆便越来越恍惚,直到最后环节都结束,礼成之后,朱允炆才如梦初醒。

朱允炆看着眼前皇太孙的金印金册,感觉自己的肩上仿佛泰山压顶般的沉重,以后这大明的日月山川尽皆在己手、亿万生民系于一人,这个重担,自己真的能够担得起来么?!

……

当日晚上,八月十五月圆夜之夜,也是天下阖家团圆之时。

这个时候,在应天府皇城之中,华盖殿内,宴席早已摆好,正等着大明的各皇亲勋贵、宗室藩王等入座就席。

众所周知,老朱是坐在最中间的,现在的大明皇太孙朱允炆则是坐在位于老朱左侧的首位,而在朱允炆右边的则是那个历史上鼎鼎有名的永乐大帝,朱允炆现在的四叔——燕王朱棣。

虽然朱允炆前世一直很佩服朱老四,但是现在他是朱允炆,那个史书上被朱老四夺了皇位的侄子。其实朱允炆还是很尴尬的,不是很想现在就见到他。

但即便不想见到,朱允炆现在为了不失礼,还是不得不给其行礼道:“侄儿见过四叔……”

其实从现在实际上的地位来说,应该是朱老四给朱允炆行礼才对,但是因为今天是八月十五,中秋佳节,举行的宴会也是家宴,自然是需要按照家族辈分进行行礼。

“侄儿,不必多礼。照理来说,应该是叔叔给你行礼才对。”朱棣拍了拍朱允炆的肩膀,笑着说道。

看着肩膀上朱老四的手,朱允炆脸上有些尴尬,也只能跟住朱老四一起笑了笑,回道:“四叔,今日是家宴。自然该按照家族辈分来算,不论我是什么身份,也都还是你的侄子,所以正该向你行礼才是。”

“允炆,对,我永远是你的好叔叔……”朱老四听完朱允炆所说之后,便

爽朗的笑了起来,而这也引来了其余落座诸王的目光。

突然,朱老四靠近朱允炆,悄悄地在朱允炆耳边说道:“大哥病逝,我也很心痛。想当初,大哥他对我们诸位兄弟那么好。每次父王发火,都是大哥去劝父王的。所以啊,允炆你放心,为了大哥,也为了父皇,无论如何我都是你的四叔,都会帮你的。”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