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本就没怎么睡。
四人一起干,把菜转到车厢,一篮挨一篮地码好,半个小时就把蔬菜装好了。
装好菜,简强又挨个检查一遍,确定菜篮不会掉下来,这才放心。
这时,胡小凤已经打好了荷包蛋,简强和老头子一人吃了一碗。
然后,简强拿出在县里买来的容量为25L的塑料壶,装了一壶水带在车上,直接开车上路。
老司机都知道,这种老式拖拉机是需要经常加水的,否则很容易开锅,导致烧缸。
拖拉机的轰响声打破了夜晚的宁静,穿过坑洼不平的乡村土路,穿过柏油铺成的省际公路,车子晃晃悠悠地进入江城。
把拖拉机开进红桥蔬菜批发市场,找了家蔬菜行,就开始做买卖了。
蔬菜行有现成的地磅,有专人负责过磅、开票和收钱,简强把菜卖出去,只需收取票根就可以了,卖完之后凭票根与蔬菜行结账。
蔬菜行提取总金额的2%,剩下的98%归蔬菜贩子,也就是简强这些人。
到了三点钟的时候,大批散户开始往蔬菜市场涌进,他们把批发到的蔬菜带回去,拿到菜场去卖,供应给广大市民,赚取一定的差价。
经过反复考虑,简强把红薯叶和地菜定价三毛,鸡蛋泡梗和野山菇定价四毛,这个价格比之前做零售,当然会低一些。
但也只能这么做。
必须把利益让一部分出去,这样才能同时保证自己、散户、市民,三方的利益均衡。
由于散户很多,而且每个人要的量都比较大,但凡出手,都是两百斤往上走,不到一个小时,一车蔬菜就销售一空。
简强拿着票根,找到蔬菜行会计,会计核对金额后,扣下佣金,交给简强1370元钱。
撇开前世的经历不算,这是简强头一次手里捏着这么多钱,心里难免有些小小的激动,刨去成本,一趟赚了接近1000块。
简老头跟在简强身边,一路都没怎么说话,总是抢着干活,勤劳、朴实。
家里有这样的长辈,是一种莫大的福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