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章 第一战术:单打战术(三) 我能成为你的希望吗?  篮球少年的战术编年史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裴宁,仅此而已。

孙裴宁只使用了一个最简单的交叉步,就把防守队员甩开这么远,其恐怖天赋可见一斑。

眼见前方的内线仍有中锋把守,孙裴宁运了几步,干脆直接在三分线内两步的距离停了下来,趁对方中锋补防之前,直接调整姿势,起跳投篮。

而对方中锋也没有想到,孙裴宁竟然放弃了一次向内线突破的绝佳机会,直接在外面投篮了!他也根本没有做出向外补防的动作,对方的队伍也只能眼看着孙裴宁空位投篮。

“砰!”

篮球打铁了!

场下一片哗然。大家诧异的是,没想到这么几年,孙裴宁的老毛病仍然没有改掉,那就是时灵时不灵的投篮。

据说,肌肉特别发达的人,往往投篮准心就会变得特别不稳。因为肌肉的用力程度变得不好掌控,往往用力过猛,就会打到篮板上;而如果刻意控制力量,则会让肌肉得不到舒展,这时,投篮命中率就会明显下降。

很明显,孙裴宁豪横的突破能力带来的副作用就是不稳定的中投,一旦内线进不去,他就只能在外面投篮,这时,进攻效率就会明显下降。

对面中锋一个鲤鱼打挺,一把把篮球揽入怀中。

孙裴宁皱了皱眉头,朝杨雨凡指了指耿世基,示意下球让耿世基打。

而对方这次发球时,明显动了心思,控卫一接到球直接传了出去,明显不给孙裴宁抢断的机会。而且,11班团队配合默契的优势逐渐展现了出来,大量的转移球配合无球与持球的挡拆,让杨雨凡等人在防守端疲于应付,只有招架之力,毫无还手之功。

只要一形成挡拆,11班的控卫和前锋就会快速往两侧移动,将杨雨凡吸引出来。而内线就形成了耿世基或者孙裴宁防守对方中锋的小打大局面。中锋一举手,两个人连球都摸不到,更别提防守了。

而对方中锋也很懂得利用自己的身体优势,用身体靠住后卫,前倾式上篮。这样,不仅能够取分,还能够让对方后卫轻易地赔上犯规。不久,耿世基就陷入了犯规危机,梁兴疆只能再次把阿龙替换上场。

很快,11班就把分数追赶到了31:30,已经领先了1分。而此时,距离比赛结束,只剩下了16秒,球权仍然是属于11班的。

孙裴宁和阿龙达成了默契,两个人早早地就换防了,现在由阿龙防守对方控卫,而孙裴宁悄悄移动到对方前锋的身后。

阿龙的身材其实不太适合打篮球,虽然身高178cm,但体重也达到了75kg,身材在高中联赛中属于重型小前锋的级别。阿龙的弹跳属于中等偏上,但是由于体重偏重,膝盖总是小伤不断,大大影响了弹跳的持久力。

而且,阿龙平常并不喜欢健身,体脂率一直保持在中下的水平。因此,阿龙单凭爆发力过人并不讨巧,在进攻时,他往往更喜欢借助掩护运一步球直接投篮出手。

但是,阿龙有一个十分过人的地方,那就是他的臂展。正常人的臂展和身高几乎是差不多的,比如孙裴宁的身高有173cm,但是臂展只有171cm。而阿龙的身高是177cm,臂展却达到了惊人的191cm。

这就让阿龙的防守覆盖区域十分广阔,而且阿龙也是一个特别喜欢防守的人,就像一块牛皮糖一样,无时无刻紧紧地贴住对手。这就让进攻球员特别难受,命中率往往会下降很多。

而且,由于阿龙身高和体重兼具,虽然进攻不占优势,但是防守端特别能占到便宜,面对小个子,阿龙就用身高优势罩住对方,封锁对方的投篮路线;而面对大个子,阿龙就能利用敦实的身体顶住对方的背打,干扰对方的进攻。

此时,孙裴宁和阿龙打的正是这个算盘。让防守更加出色的阿龙上前防守持球者,这样,即使有挡拆形成,阿龙也能很好地利用身体顶住对方中锋,避免对方的绝杀。孙裴宁则直接在外面落位,一旦己方抢到了篮板,就可以直接把球传给孙裴宁,在最短的时间内直接形成一次反击。

但是对方眼见阿龙换防过来,心里也大概知道了意图是什么。控卫直接把赶上来挡拆的中锋叫走,自己用保护动作运球,在避免被抢断的同时,打算将比赛时间直接耗尽。

这时阿龙直接贴了上来,用腿顶住了他的腰,同时从左侧伸手,打算直接抄球。

控卫见状,赶紧把球停了下来,双手死死护住皮球。这样,不管从哪个角度,断球都是极为困难的。

天将绝人,难逃一死了!

场下已经有人发出了嘘声,表达对15班战绩的不满。

突然,阿龙直接一巴掌拍在了控卫的胳膊上!

“哔!——”裁判哨响,示意阿龙侵人犯规。而双方罚球数已到,控卫将直接走上罚球线。

阿龙这是打算把球权拿过来,重新组织一次进攻!

明眼人早已看出这次犯规的意图,开始在场下叫起好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