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钧一边说话,一边伸手招呼进书房两个下人。
“叫陆三儿和鸣儿过来。”
其中一个下人答应一声,转身退去。三人等待陆鸣和陆三儿过程中,陆钧又叫另一个下人给三人添茶。
不过多时,先出去的下人便领着陆鸣和陆三儿进了书房。
刘元州和赵成荫看着进来的两个后辈,只见陆鸣虽然年纪尚小,但举手投足却一副大人模样,再加上二人刚读过二人的文章,看他倒不像看个六岁的小孩。
二人的目光越过陆鸣,又看向他身后的陆三儿,陆三儿也是一点清俊的模样,眉清目秀的脸上,透着一股聪慧稳重。只是这两日他哭过多次,现在眼睛仍是通红,眼睛周围还有些微微肿胀。
“爹爹,见过刘伯伯,赵伯伯,给二位伯伯请安。”
“见过老爷,见过刘大人,赵大人。”
陆鸣和陆三儿进入书房之后,先给屋内三人请了安,只是陆三儿还未适应自己的新身份。他对三人的称呼,还未更改,直听的陆鸣挠头。
“你叫我什么?”听到陆三儿还叫自己老爷,陆钧心中不悦,眼睛一瞪,直接呵斥陆三儿。
“义父……”
“不要叫我义父,你便和鸣儿一般,直接叫我爹爹。”
“是,爹爹,我记住了。”
陆钧对于陆三儿叫自己义父还不满意,直叫陆三儿改口叫自己爹爹才首肯。
刘元州和赵成荫二人见此,具是会心一笑,心中也为这温馨的一幕感慨。
众人却也没忘了叫陆鸣过来所谓何事。
“贤侄不必多礼,是我让你爹叫你过来,其实为了你写的那篇新农村的文章,可否为我二人讲解一二。”
刘元州忍不住直接问起了陆鸣。陆鸣抬头看着刘元州,在他的脸上诚恳中带着好奇,询问的神色不似作假。
一旁的赵成荫也直直的看着陆鸣,仿佛等着陆鸣说出什么,好让刘元州丢脸。
陆鸣没有直接回答刘元州的问题,他先是抬头看了父亲陆钧一眼,见陆钧微微点头示意,这才越过众人,走向书房中的书架。
陆鸣从中抄起了一份地图,他走到书桌旁边,将地图平铺到桌上,这才招呼众人前来观看。
“两位伯伯想必已经看过我写的文章了,应是文章中一些生词僻语两位伯伯难以理解。我如此写也非我本意,我与父亲讲过,我是生而知者之人,所思,所想,所写的文章俱是天成,伯伯还不要怪我故作高深。”
陆鸣总是强调自己是生而知之的人,给自己打上生而知之的标签。一方面是为了给自己扬名,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方便日后写出不同类型的文章。
陆钧的性格本就狂放,难受世俗礼仪约束,自己儿子稍微嚣张一些,也毫不在意。
至于刘元州和赵成荫听到陆鸣的话也是深以为然,若非如此,小小顽童又如何能够写出这种高深的文章来。
“鸣儿多虑了,你二位伯伯不是那种多心之人。”
陆钧在自己儿子面前为自己的二位好友正名。赵成荫却是紧接着陆钧开口:
“不错不错,我一定不觉得你故作高深,不过你刘伯伯小心眼儿惯了,他如何想,咱却不知道。”
说完还挑衅般地用着大眼瞪着刘元州。
刘元州却是不理赵成荫,他看向桌上的地图,发现地图上画着的正是新马镇,他指着桌上的地图问向陆鸣:
“鸣儿贤侄,你将这新马镇的地图拿出来所谓何意。”
“伯伯问了,鸣儿便献丑了,那文章中所写只是建村办学行动的理论基础,
文章里面我写了建造新农村,要凭借陆府、官府、学堂三位一体,主导村落的建造和运行,是以农村农业改革为基础,实行农耕模式的集约化,规模化商品化,保证农民吃饱吃好以致小康。
其次,整治农村环境‘脏乱差’,对村民的生活环境,村庄的生态环境,做出改善,以推进生态人居、生态环境、和生态文化建设为目标,创建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实现村民的精神文明建设的基础改变。
最后以陆府、官府、学堂、商人、农民为桥梁,推动村镇间协调发展,以‘新马镇-新农村’两点一线,建立良好健康的村镇互补关系,相互促进,实现新型实验农村的良好运作模式,以点带面,辐射并尝试推广周边村镇。”
陆鸣说的滔滔不绝,听的陆钧和刘元州赵成荫三人具是目瞪口呆。
昨日晚上陆鸣到是向陆钧讲解了文章中一些生僻词汇的意思,可也没和他讲的那么细致。
今日听来,实在让三人大吃一惊,万没想到这新农村建设竟然如此步步紧扣,改变的竟然是方方面面。三人从未听说这世上还有如此样子的村子,真不知村子建起来后,又会让人怎样大开眼界。
想到此处,三人心中竟还有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