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房外,陆钧抓着儿子的手,忙问这篇《师说》是否为陆鸣所作。
“并非如此,孩儿不敢自居。文章本是天生地造,孩儿只是把它临了出来。”
陆鸣这样说,有自己的考虑。图书馆中的书太多了,他根本无法全部看完,更别提全都能理解了,毕竟术业有专攻,人力有时尽。
他只希望自己在有生之年,将这些图书内容,全都搬运到这个世界。
至于这个世界能发展到什么地步,陆鸣也只能尽人事,听天命,任其发展了。
陆鸣早已做好打算,所有图书馆中拿出的书,都要保留其原有作者的署名,算是自己对原来世界作者的致敬。
另一方面,自己写出的书,自己却不懂,别人问起,岂不尴尬!
不过该装的逼还是要装的。
“父亲,从今往后,我所著之书,皆不署我之名。我之学问,乃天地造化,长期泄露,恐遭天谴。”
听着儿子说的话,陆钧有些担心,又感到可惜。若真如他所说,恐怕将来还有无数锦绣文章出自鸣儿之手,只是儿子却不能挂名。
“这篇师说,虽然篇幅不长,却寓意深广,文从字顺、平易畅达。鸣儿你可知此文一出,天下又会有何震荡吗?”
陆钧看了一眼儿子,又自顾说了起来。
“自从曹丞相一统三国。汉天子禅让其位,并为曹丞相主持泰山封禅。曹丞相得天下正统,改国号为大魏。
自此,儒家虽仍是主流,却不及汉时辉煌。事到如今,三家分魏,百家又起,当世之人,所拜之师,皆看其官位和名望,师法已坏。
此文一出,必定震动百家学社。从今日始,师道之大兴也。”
陆钧说的话,陆鸣自然知道,他来到这个世界也为此感到诧异。在这个世界上,曹操竟然早早一统天下,成了皇帝,也没有被司马家夺权。而到后来,陈齐昊三国分魏,又是另一番故事了。”
“爹爹,我写出此文,还另有一番用意。”说着从陆钧手中接过了文章,转身又走进了书房。
陆钧好奇,跟了过去。只见陆鸣坐到椅子上,拿起毛笔在下面刷刷点点,又写下一行文字。
“新马镇陆府陆鸣,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作《师说》以贻之。陆鸣者,年五岁,好古文,生而知之,通晓天地造化之理,预建学堂,授天地至理。无论老少,皆可问而学之。”
“爹爹,我想办一所学堂,把心中所知,都教给世人。之前跟您提过,飞机、高铁,确实我我一个人无法做到的,《师说》便是敲门砖,有了这篇文章,我的学堂便能办起来了!”
办学堂?陆钧听到此话,沉默起来,思索了一会。
“你要教什么学问?”
“孩儿有太多东西可以教,还未完全想好,或要根据学生来因材施教,目前只想好科学这一门课。”
见爹爹问自己,陆鸣从椅子上下来,用21世纪的分类来回答陆钧的问题。
“后面可能还会教一些商学、医学、社会学、教育学等等。”
听儿子说的这些话,陆钧有些能够听懂,有些他听不懂,却不知从哪里问起。
“这世上竟还包含这么多学问?为何不教孔孟之道百家之说呢?”
陆钧不知如何将科技兴邦的道理告诉父亲,想了想说道:“我所教的学问,自然包含了百家之说,不过是分类不同罢了。比如科学,其中包括数学,数学其中便包涵当世的数术测算之道。”
“你先把准备所教之学,先写出来。我看过之后,再谈不迟!”
这一整天,陆钧经历的事情,实在匪夷所思,饶是他心智过人,也无法在现在承诺陆鸣做出什么决定。
一旁的陆夫人接答道:“在凉亭中我就不同意鸣儿办学,鸣儿才将我引到书房中来。”说着又看向陆鸣“虽然你写出这一篇好文章,可是你的年纪太小,为娘如何放心啊!”
“我听说古时项橐、甘罗,皆是生而知之。他们同样年纪不大,便可做孔子老师,便可做秦朝宰相。”
陆鸣知道老娘担心,忙宽慰娘亲。
“我只想在小小学堂,教书育人。在新马镇,谁敢不给爹爹面子,孩儿又哪会出事。娘亲放心,还请娘亲成全。”
不等陆夫人说话,陆钧便对陆鸣说道:“多说无益,写出文章再说。”
“既然如此,那孩儿便将文章写出来。不过孩儿有一事相求,所要书写文章太多,孩儿写字太慢,能否让陆三儿先放下府中事务,过来帮我一起完成?”
下人中识字的人不多,陆三儿便是其中一个。
说着不等陆钧答应,便吩咐下人叫陆三儿过来。
陆钧听后,没有阻止。
陆三儿从小在陆府长大,虽然年纪不大,但却忠厚稳重,陆府上的事没什么可以瞒着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