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城外,大唐军营。
主帐中,李世民等人站在沙盘边。
“大帅,现在突厥陈兵渭水北岸,安营扎寨,已经修整了半天!”
“暂时还没有开拔的状态!”
柴婉卿皱着眉头,看着渭水平原的沙盘,指点着渭水南岸的两处山丘。
“将两万骑射手安置在两侧,下马可射,马可骑!”
“另外三万,两万骑兵在前,一万步兵在后,陈兵南岸,列阵以待!”
说完之后,看向了李世民道:“陛下,您看这样行么!”
李世民点了点头,身经百战的他,那不知道现在这是最佳的布阵形式。
两万骑兵在敌军进攻时,可对冲,可骚扰。
一万步兵可在敌我双方骑兵对冲后,冲击力减少,减少骑兵冲杀的力量,持盾枪防御。
两万山丘骑兵,可对敌人两翼骚扰对冲。
战术布置很好,可是在场各位哪位不是身经百战之辈,都能拿出同水准的战场布置。
五万军队,在平原之,面对二十万骑兵,战败是肯定的,唯一就是杀敌多少的问题。
“诸位,寡人想去试一下,看能否用谈判,拖延时间,求得大唐休养生息的时机。”
李世民此话一出,周围人大惊失色。
不忍,不甘,不愿的情绪出现在大家脸。
去谈判,等于是像突厥低头,更是对李世民这位帝皇尊严的践踏!
可见他们效忠的这位帝皇,不管多么的愤怒,多么的不甘心。
但为了大唐子民,为了汉家儿女的性命,为了他的子民不在遭受战祸,愿意用他一人尊严,换天下百姓的性命。
牺牲小我,保全大我!
李靖第一个下跪:“陛下,万万不可!”
“陛下,我等愿死战!”
“陛下,您这么做,我等,大唐子民,汉家儿郎,怎会愿意!”
......
一句句劝导声,都没换来李世民意见改变。
嘭~
李世民一脚揣在一旁的椅子。
怒喝道:“领兵打仗,定国大运帅说了算,但是其他的,还是朕说了算。”
“如果真的谈妥,那么几年后,就将你们的不甘,狠狠的给朕打出去,将寡人丢掉的尊严给打回来!”
“现在,只是我自己丢人,你们没丢,卧薪尝胆,我李世民也做的。”
“百姓的命,比朕的尊严重!”
......
渭水北岸。
距离突厥大军一里之遥的山林中。
四人悄悄的隐藏其中,正是杨逸、尉迟恭、一玄甲军士,一幽州突骑。
正在这里看着那数十里河岸边无数的黑狼图腾军旗,
“还好,他们依旧陈兵北岸,未曾渡河!”
“是啊,不过,咱们现在也别想过去!”
“先等等再说,如果真打起来,说不定,咱们这三千精锐,反倒是一支骑兵!”
听到奇兵二字,尉迟恭很是欣慰的看着那罗刹面具笑了起来。
“你小子,真是鬼精鬼精的,谁要是粘你,不死也得脱层皮啊!”
杨逸看到河南岸突然出现了一股仓皇回的突厥骑兵,顿时皱起了眉头。
“怎么回事?那支骑兵看起来很是落荒!”
“难不成是先锋部队,跟长安守军打起来了?”
尉迟恭皱眉摇头道:“不知道!要打也不会只派出这么点去长安抚须!”
一瞬间,一个念头从他们的心头浮现。
两人对视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脸的不妙。
“这应该是去长安劝降的军队,没成功,被打了回来!”
“但是,若是劝降,不应该有带这么多兵啊?”
“不管如何,这支骑兵现在如此表现,看来大战要来了。”
“尉迟将军,你回去带领军队随时准备。这位玄甲军士留下,跟我同伴随时做好同传的准备。”
尉迟恭没有迟疑,小心翼翼的后撤,到后面,骑马匹,奔赴扎营三里外的队伍。
果然不出所料,那支骑兵回营不到一刻,就开始开拔,准备渡过渭水,进军长安。
那密密麻麻的骑兵,宛若蝗虫,铺满了整个渭水北岸平原。
让杨逸的血液不停的打鼓,手情不自禁的握紧了。
整整两个时辰,二十万突厥大军已经整装待发。
大军中央,阿史那多比将近两米的蛮壮身躯骑在汗血宝马。
粗矿的络腮胡不断的抖动着。
举着金色弯刀,大声的怒喊着。
“该死的大唐皇帝,不接受我等的招降!”
“你们说,我们应该怎么办?”